“现在请杨佳委员发言!”
11日下午4时36分,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最后一场大会发言进行到最后一名委员发言。
从台下走上两个人,一身白色套装的杨佳,在姐姐的搀扶下走上了自己的“讲台”。人们用掌声,向这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唯一一位盲人女委员表示致敬。
杨佳15岁上大学,19岁留校当教师,24岁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讲师……29岁,杨佳失明了。29岁之前,她超越别人;29岁之后,她超越自我。
如今,除了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外,杨佳还是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是哈佛大学第一位获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并获得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校友成就奖”,成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
站在全国政协大会发言的“讲台”上,杨佳依旧显得很优雅,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很难相信慷慨激昂的她眼睛是看不见的。
“过去的一年,或许一些社会不公让你寒心,或许一些人性冷漠刺你心痛,或许一些网络‘吐槽’令你反感,或许一些生活中的‘负能量’使你沮丧,但总有一些人让你难忘,总有一些事让你热泪盈眶。”杨佳开门见山,直奔“正能量”这一主题。
—“国家发展铆足了后劲”;
—“那些发生在基层、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善举义为,绵绵不断地传递着别样的温情和满满的正能量”;
—“上至中央领导,下到村委班子各级干部都‘蛮拼的……
杨佳在发言中为祖国点赞!为群众点赞!为干部点赞!与绝大多数委员发言聚焦问题不同,杨佳的发言充满了赞扬。
“这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一份份情,感动着你我、感动着全社会。虽然我的眼睛看不见,但可以用心来感受这一切。”杨佳点赞正能量,她说转型的中国正经历着各种考验,尤其需要强大的正能量,呼吁“多一些‘审美’少一些‘炫丑!
杨佳站在全国政协大会发言席上,本身就为社会传递着一股浓浓的正能量!
下午4时45分,发言结束。掌声第6次响起,持续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