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九三学社:关于推进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建议


绿色债券是近年来在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比较流行的一种融资手段,主要用于环境保护、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的资金筹措。绿色债券通常涉及以下领域:提高能源效率,如美国马萨诸塞州发行总额1亿美元的绿色债券,将筹措资金的一部分投入到“加速能源计划(AEP)”项目,使700多个州属建筑物/场址的能耗总体缩减了20%~25%;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如美国银行发行的5亿美元的绿色债券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广绿色交通,如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借助由世界银行发行的绿色债券,建设完成高效的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BRT);促进水资源管理(包括提供清洁饮用水),如突尼斯获得世行绿色债券融资帮助,提高了地下水资源紧张的农村地区灌溉和供水效率;促进农业与林业的可持续管理(包括可持续的土地利用);促进废弃物管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推进,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4年末,债券托管余额达35.0万亿元。但与国外蓬勃发展的绿色债券市场相比,我国绿色债券仍是凤毛麟角,,除国际上的绿色债券项目投放少量资金外,“纯本土”债券只有前不久发行的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附加碳收益中期票据。绿色债券市场发育明显滞后,债券市场“绿化”任重道远。。

发行绿色债券和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是一致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资源能源短缺、污染状况长期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的发展中大国而言,破解发展“瓶颈”“所需投入的资金愈加巨大,在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政策背景下,发行绿色债券可谓顺应形势、恰逢其时。为此,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行动。

一是加快培育绿色债券发行主体。由国务院及相关机构统筹,指导部分省市政府和有条件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绿色债券发行试点。借其他类似领域的金融优惠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发行绿色债券。可以借鉴棚户区改造中债券融资经验,鼓励企业发行“债贷组合”专项债券用于绿色项目建设;可以参考小微企业、“三农”领域融资优惠,采取政府风险缓释基金、债券贴息等方法降低债券发起人成本,采用绿色债券所对应的信贷不纳入存贷比,绿色债券所对应的资产税前拨备计提,享受一定程度上的风险权重(如75%)优惠等各种手段,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这不仅可以优化我国债券结构,而且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绿色或低碳目标的实现。

二是积极培育绿色债券投资主体。在全社会特别是金融领域和工商企业大力宣传推广绿色债券的理念,让尽可能多的企业家和公众了解我国目前的环境现状和面临的减排压力,促使企业和公众积极履行环境改善社会责任;有关部门如人民银行、财政部、税务总局等应出台金融、税收等激励政策,广泛引导各类投资者购买绿色债券。比如,针对绿色债券设定较低的风险权重系数,使投资者能享受一定程度风险资产占用上的优惠;投资绿色债券所得收益,能够享受一定税收减免政策;等等。

三是加强绿色债券市场制度建设。着力健全相关法律制度,采取较为简化绿色债券审批流程,形成标准统一,操作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建立绿色债券跟踪评价体系,对资金的募集、使用、投向,以及后期的环境效益都有一个测算评价,使这一新兴市场从一开始就走正规化、市场化、法治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