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包含违法有害、虚假诱骗、低级庸俗以及商业广告等内容的短信息也随之泛滥,不但影响了通信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妨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扰乱了社会秩序。加强治理垃圾短信势在必行,深得民心,但在实际整治过程中,也出现了管控过严、“一刀切”的现象,以至于把一些正常的甚至是有利于社会正能量传播和正向舆论导向的信息也列为垃圾短信管控的范畴。例如,受国信办和各省宣传部指导的“一省一报”(手机报)是由各省主流媒体主导,向社会大众传播新闻资讯、传达党和政府声音、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移动新媒体。目前全国一省一报的覆盖范围尚不超过3000万,占全国手机用户的比例不到1/30,正处于发展关键阶段。“一省一报”大多联合运营商采取免费体验的方式来提升用户的感知和接受度,而近期有关部门强力管控垃圾短信的举措,使其业务的拓展和覆盖范围的扩大受到很大的抑制。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就指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同时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移动新媒体已成为大众浏览新闻、查询信息的重要媒介,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舆论主阵地和宣传主渠道,主流媒体应牢牢掌控,而“一省一报”也应成为借助信息技术和新兴媒体传播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
“一省一报”的发展基于电信运营商的手机报短彩信通道,有规范的端口和业务管理办法,在管理上也比较严格,拥有专门的审核团队,对平台日常所有下发的产品进行机审人读的人工、系统双重审核,以确保发送短彩信内容的合法性和正规性。以中国移动为例,手机报的发送端口号是限定的(如个人手机报的端口号是10658000),并设定了用户提醒和确认规则;同时,中国移动与160多家全国主流媒体合作,设置了严格的准入条件和评审办法。手机报
为此建议,应对垃圾短信实施分级治理,促进“一省一报”健康发展,使其成为党和政府发声的重要渠道、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平台,发挥其弘扬主旋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正向作用。
一是加强垃圾短信分级治理。在严格规范短彩信发送通道和内容的同时,对于国信办和各省委宣传部批准、指导的“一省一报”,由工信部敦促各电信运营商,可不纳入垃圾短信范围。
二是加强对媒体内容的规范管理。对开办手机报的单位,全面规范落实设立总编辑,加强内容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实行24小时值班等四项制度。加大对内容编辑等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坚决守护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和民族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公共秩序底线、社会道德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做好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
三是要求运营商做好手机报端口和业务发送的规范管理。运营商要从严从紧把好准入关、来源关和事实关,加强对端口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对用户的反馈进行回应,确保业务全过程的有序、健康和平稳。
四是引导运营商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引导运营商依托手机报的发送通道,更快更及时的发布应急提示和政府权威信息,承担在舆论引导方面应尽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