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九三学社:关于治理养生节目中商业广告泛滥问题的建议


目前,我国传播媒体中养生节目鱼龙混杂,一些节目植入了很多变相商业广告,一些节目内容不严谨,严重误导了广大消费者,甚至延误一些患者及时就医,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养生节目中商业广告泛滥,原因有三。

一是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之前由养生节目捧红的养生大师们,以及他们推广的所谓健康养生理念的倒台,并没有引起对养生节目监管的足够重视。某电视类节目“健康365”变相为药品、保健食品等作广告,却风靡全国21个省份的卫视以及很多省级电视台长达5年之久,才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6月“叫停”,足见监管部门对养生节目的审查不严,以及监管科学性的缺失,放任了养生节目对观众的误导。2014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做好养生类节目制作播出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各电视台养生类节目的审查工作,严禁以养生类节目的形式发布广告。但该通知主要约束的是“二类广告形式的养生节目”,也就是在节目中推销保健品、药品、营养品、医疗器械或者宣传医院的节目,对相关企业对养生类节目进行冠名牟利误导观众的现象和节目播出前后的相关广告未予禁止。譬如,时至今年,北京卫视的《养生堂》节目,就仍在用某企业名称进行冠名。

二是一些媒体过度追名逐利。伴随“养生热”现象,养生节目已经成为很多媒体提高收视率的“杀手锏”,有的为“赚取”收视率,利用受众对健康的强烈关注,不管真伪,不除糟粕;有的为赚取广告费,不仅在节目中而且在节目前后变相穿插广告,通过所谓“权威专家”的话语权诱导或误导消费者,使养生话题沦为商业利益的牺牲品。

三是很多民众迷信养生节目。养生节目的受众大多是中老年人,整体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不足,辨别力缺失,对养生节目传播的内容容易盲信盲从。

人们关心健康,好的养生节目应该推广。但是很多媒体的养生节目商业气息浓厚、变相广告丛生,长此以往,势必对国民健康和商业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养生节目泛滥问题必须引起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行政、经济等手段严格管控;广大受众也必须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防范意识。为此建议:

一是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对现有的养生节目全面检查,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于商业气息浓厚、变相广告丛生的养生节目,要予以警示,并责令整改;对于借养生之名严重误导观众问题突出的节目要予以查处;同时禁止相关企业对养生类节目进行冠名,对节目播出前后的相关广告予以禁止。

二是督促有关传播媒体建立健全养生节目内部审查机制。

三是加强宣传普及医学常识,由非商业组织推出医疗健康指南,对国民进行医疗健康科普教育,提高群众医疗健康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