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像油菜花一样在高原怒放

——记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青海省委会主委杜德志


每到夏季,青海漫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美丽而壮观,与蓝天白云浑然一体,仿佛一幅幅油画。每当这时,不少当地百姓都会想起一个人——他就是青海省油菜育种专家杜德志。由他主持培育并推广的高产优质系列杂交油菜品种,使青海成为北方最重要的春油菜良种繁育基地,让当地众多农户增加了收入。

农民管他叫“杜油菜”

1989年,25岁的杜德志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硕士毕业后,远离家乡江西吉安,只身来到青海农林科学院工作。

彼时的青海,在油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和应用上,尚是一个空白。1990年,经过一年调查研究,杜德志深感青海这片广阔土地太需要高产优质的油菜新品种了。那一年,他向青海省有关部门提交了“开展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立项申请,很快得到批准,并作为青海省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就这样,“一无工作经验、二无任何资料可借鉴”,参加工作仅一年的杜德志带领课题组开始了艰苦的探索。

青海夏季短冬季长,作物生长期很短。为了缩短育种年限,杜德志决定利用南方的温热气候,在青海春种秋收后,再到南方秋种春收进行“南繁加代”。那几年,他就像一只候鸟,往返南北,白天在田间地头劳作,夜晚在实验室绞尽脑汁攻关。面对烈日炙烤、蚊虫肆虐、伤身又劳神的超负荷工作,几乎使他的体能承受力到了极限。有一年在云南做南繁工作,为抢花期,他每天站着工作超过10个小时,连续一星期后,竟晕倒在了油菜地里……

就是这样,靠靠着年复一年的忘我工作,杜德志硬是用5年时间完成了常规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课题。

1996年,他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春油菜杂交品种“青杂1号”。接着又先后培育出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杂交种10个,使高海拔地区的油菜种植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杂交油菜推广前青海油菜籽平均亩产不到100公斤,而到2014年全省油菜籽平均亩产已提高到150公斤左右,一亩地可让农民增收200元左右;菜籽油的品质也得以改善,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含量显著提高。

在杜德志培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春油菜品种“青杂5号”连续5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油菜主导品种,并创造了我国油菜单产的历史最高纪录——450.45公斤/亩;“青杂7号” 连续两年被农业部遴选为当年全国油菜主导品种。

为了惠及更多农民,杜德志又不辞辛苦地将这些品种在甘肃、新疆、内蒙古等春油菜区大面积推广。2013年,他培育的杂交油菜品种在蒙古国推广面积达20万亩,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油菜品牌。

目前,由杜德志培育的杂交油菜品种年种植面积约450万亩,占我国春油菜区杂交油菜种植面积的85%以上;在国内外已累计推广5000多万亩,推广区农民累计增收55亿元。

杜德志培育的油菜“金种子”帮助北方油菜产区千千万万的农民圆了致富梦,他也被广大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为“杜油菜”。而在我国油菜界,一些同行还形象地赞誉他为油菜界的“西北王”。

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杜德志,也获得了诸多荣誉: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青海省首届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但杜德志始终保持着谦和儒雅、低调做人的风范,他并没有在荣誉面前止步,而是继续向着新的高峰登攀。

在解决了低海拔地区油菜高产优质的问题后,杜德志又将工作重心放在解决青海脑山、门源及环青海湖地区小油菜品种老化的问题上,并为自己确立了新的奋斗目标——早日培育出产量高、品质优的油菜替代品种,实现油菜新品种覆盖全省,使科技的甜头惠及更多百姓。

把履职当作“课题”来做

1993年,杜德志怀着一颗“科学为民”的心,加入了九三学社,并从2008年连任青海省第六、七届委员会主委。他非常珍惜组织的培养和广大社员的信任,把履行职责当作新的课题来做,作为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每次从全国“两会”回来,他都要向社省委和基层组织的干部群众认真传达会议精神,引领大家准确把握大局,做好本职工作。对一些宏观性、战略性的深层次问题,他坚持“参”在前,“谋”在先,提出自己超前性意见和建议。他也常常结合自己的青海大学副校长,兼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和春油菜研究所所长的本职工作,在科技、教育、农业和生态领域,精心选题、精心钻研,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在他的领导下,形成了力促意见建议能够进入党政领导决策视野的参政议政新局面。

去年,社省委与互助土族自治县建立了“九互合作基地”,他与互助县政府多次协商,并发挥专业特长,将自己团队的“青海油菜产业技术集成示范”和“春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建设”两项农业科技成果作为“九互合作”的重要内容,建立了互助县农业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其中青杂系列油菜基地8800亩、“高原437”、“青麦1号”小麦基地4.55万亩。有效促进了互助县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这一合作方式,也使社省委的社会服务工作实现了向固定、集聚、长期服务模式的转移,有效提高了社会服务的实效。在社员和同事眼中,杜德志不仅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还是良师益友,他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油菜花大气而宽容、美丽而淳朴,它们用金色的繁华装点着大地,更用丰满的籽粒供人们压榨成油,滋润着人们的生活。在青海广袤大地已度过26个春秋的杜德志,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像油菜花一样在高原华丽怒放。(转载自《中国统一战线》2015年第9期 程颐农 作者为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