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北京3月4日电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开放小区一时引起社会上的激烈讨论。
“《意见》整体是好的,只是开放小区受到过度的关注,大家解读最多的是拆墙,实际上可能是在以前强拆惯性下的过度解读。”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清大筑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许进3月4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开放小区引起社会如此大的争论,我为大家的维权意识、尊重法律意识点赞”。
“从专业上讲,打通微循环比扩通道路对交通改善的效果要好,马路越宽越会造成车辆的汇集,汇集反而会形成堵塞。但城市拥堵实际上牵涉方方面面的问题,例如现有的停车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居民的需要,造成违章停放很严重。即使是原来通的微循环,也由于违章停放不通了,这种现象在北京等城市很常见。所以对于拥堵而言,需要的是综合治理,不仅仅是拆墙就能解决的。”许进向记者介绍道。
许进强调,《意见》只是一个今后指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如果是现有的城市路网与指导性意见有冲突的情况下,首先要进行专业的可行性评估,是不是可以打通小区解决微循环问题。同时还要根据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征求绝大多数居民的意见,最后才能作出是否开放小区的决定。此外,公众的意见还可以通过政协等渠道向中央反应。街区制只是指导性意见,对新型城市的可行性比较大,已建成城市不能为了街区制而街区制。
“从整体来看,《意见》是对以前城市的无规则、不科学的发展作了总结,今天城市房价高、交通阻塞,背后深层的问题就是城市规划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意见》会让我们的城市以更科学、更合理的模式发展。”许进谈及《意见》今后的影响时表示。(作者: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