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刘迎龙:在医疗健康领域普及科学知识刻不容缓


因人人都想健康长寿,所以医学科普和卫生宣传是人民的需要。在人口快速老龄化的今天,心脑血管病、肿瘤、代谢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病,通过科普能够进行有效防治,意义重大。

目前估计全国心脑血管病患者约2.9亿,其中高血压2.7亿,卒中700万,心肌梗塞250万,心衰450万,先心病200万。《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4.8%;城市为41.9%。但大家对这些疾病的知晓率很低,以高血压为例,其知晓率为42.6%,更为严重的是糖尿病,患病人群近1亿,其知晓率仅为30%,这样能够得到有效治疗的人群就更低了。这些慢病与生活方式有关,可防可控。2010 年4月联合国召开儿童早期营养的国际高层会议,我国刘延东总理带队出席,大会提出“健康1000天行动”,即从孕期到2 岁,是影响人类未来的重要主题,这段时间营养素、生长环境都会影响到一个人后来的健康发展和行为表现。科普教育应从儿童做起。

以我的专业为例:目前我国每年出生缺陷儿数量高达120万人,先心病发病率由1995年占出生缺陷的第五位急速上升至2005年的第一位,并一直高居榜首,还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第一致死原因。其实,先心病在孕早期即可通过胎儿心脏超声进行筛查,复杂畸形、生后治疗效果不满意的,可以考虑优生优育,但绝大部分患儿家属、乃至地方医院的医生都不是很了解这种防治措施。自“九五”以来,我们在全国各地开办多期先心病三级防治学习班并挂牌培训基地,以“医生告诉医生”、“医生告诉患者”、“大家告诉大家”的方式向全国推广,使先心病的科普知识得到广泛宣传,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科普教育还应针对医务工作者。

当今社会上,有李一、王林等所谓“大师”,打着中医幌子,盗用中医概念行骗,利用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望、以及科普知识的匮乏,把养生神秘化、悬化,通过各种渠道欺骗群众、大肆敛财,并屡获成功。要杜绝这些伪科学的泛滥,改变大众对医疗、养生、健康等方面的错误认识,1.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反对和打击这些非法行医和江湖骗子;2.加强科普教材的编写,满足大众需求;3.科普从娃娃抓起。综上,普及医学科学知识,使全民健康,刻不容缓。(作者:刘迎龙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