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医者“匠”心

——见证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刘迎龙团队的一天


刘迎龙主任在手术中

编者按:小儿心脏要比成人小许多,在对精准度要求极高的心脏外科领域,小儿心脏手术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医药卫生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刘迎龙和他的团队就是这么一群对手术技术极致追求的“刀尖舞者”。任山高峻陡,也要奋力攀登,不舍昼夜,只为医者仁心。或许会因无辜受辱而愤怒心寒,但是静下来后他们仍会坚持。

病房外,一位重庆口音的家长抱着一个两三岁大患有先天心脏病合并颚裂的小女孩,小女孩一直微笑着。这一刻小女孩的笑容是那么美丽,让人不忍去想其背后所承受的苦痛,只愿这样的笑容永远灿烂下去……

医生办公室内,一个镜头的冲击让人久久难以忘却。一个8岁的先天性心脏病小女孩紧张地看着苏俊武医生,“来,跟叔叔击下掌。”那一刻如此温馨自然,融化了孩子可能的恐惧……

6点半 绿色通道与命运抢跑

早上6点,记者带着困意,匆匆赶到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大楼四楼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办公室外已经排起了长队,楼道里也站满了操着各地口音、焦虑地抱着孩子的家长。

为了满足全国各地小儿心脏病治疗的大量需求,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特别为病人开通了绿色通道。每天6点半到8点这里会准时开放,为的就是赶在医生正式上班前为尽可能多的病人解决问题。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可怕,关键是早诊断、适时治疗,通常能得到不错的效果。”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医药卫生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刘迎龙把这条绿色通道看成与时间赛跑的跑道,从病魔手中夺回这些折翼的天使,为他们重新安上翅膀。刘迎龙说,作为医生,最难受的莫过于看到一些孩子送来晚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为了守护好这条绿色通道,在大家还在梦乡,任凭闹铃怎么响也起不来的时候,医生们早已在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跟他们一聊,记者发现几个年轻医生平时基本都是24小时泡在医院。自己虽然租了房子,但除了周末回去住下,平时基本都是空着。在这场与生命的时间赛跑中,他们选择用自己本已极为奢侈的休息时间,来交换可爱生命的时间。

8点 病例讨论研究技术突破

刘迎龙刚到办公室,就被病人家属团团围住。顾不上喝一口水,就开始接诊。虽然人很多,但是刘迎龙始终微笑着,耐心回答着每位病人,那种平和亲近的感觉舒缓了许多病人家属的焦虑情绪,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出丝毫顶级专家的架子,这种风格也感染了中心的每位医生。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很快,一晃已到8点。在开了一个简短的每日例行早会之后,中心内外科十几位高级职称的医生及进修生、硕士、博士生等坐下来,就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复杂案例进行详细讨论,为的就是不断提升中心的医疗水平,用不断深钻的工匠精神为更多复杂先心病患儿带来希望。

半个小时的病例讨论后,刘迎龙第一次有时间坐下来。一边匆匆吃两口学生早已买好、已经放凉的早餐;一边看着电脑,将昨日重症病人化验的材料重新捋一遍,同时继续为陆续进来询问的病人家属答疑。

“主任每天都是这样‘打仗’的状态,周末也不例外。”李军医生看着我采访只能见缝插针的样子,解释道。

“刘主任早已誉满天下,60多岁的年纪本可以在家轻松享受生活。他却始终没有停下拼搏的步伐。那股永远充沛、不知疲倦的干劲,让很多年轻医生都难以比拟,似乎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李军觉得,支撑刘迎龙主任继续下去的动力,也许只有“医者仁心”的强烈使命感可以解释。

早9点到晚9点

持续一天的手术战斗

上午,碰巧刘迎龙主任坐诊。“打仗”的状态处理完一堆事,刘迎龙就急忙快步赶往门诊楼。办公室剩下苏俊武副主任一人,一大早到现在,这是第一次有时间可以和医生坐下来安静聊一会。

“昨天我做了8台手术,每天基本都是早上9点手术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苏俊武笑称,北京车牌限行政策对他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每天早晨7点不到他就到医院了,晚上8点之前想走也是走不了的。在医院的时候,苏俊武每天都是如此。一天在医院的时间至少12小时,更多时候是14小时左右。

苏俊武介绍,自己每天都基本处在各个手术组“赶场”过程中,处理一些难度较大的手术的核心环节,一个做完,就得赶紧赶去下一个手术,一天下来亲自做的手术平均就有七八台。

而作为年轻医生他们在手术室待的时间则更长,每天中心整个手术量平均有14台左右,年轻医生们要完成手术前准备、开胸、关胸等一系列手术环节。只有在两台手术中间的换台时间,也就是麻醉师麻醉的那1个小时,才能抽空抓紧扒两口饭,同时把手术病例、医嘱写好。

“主任,我想下去办点私事,马上上来。”苏俊武想起昨天在手术时一位河南来的进修护士一直憋着没时间上厕所,而又不好意思直说,“我很明白,你赶紧去吧。”这样的情形在医生护士中特别常见,常常一天的手术战斗让他们没有任何喘息时间。

晚上10点

回家,战斗却常常还在继续

晚上回家,差不多已是10点。这对苏俊武来说是一天中难得的放松时刻。吃点晚饭,整口小酒……

“在这之前,我还要先打电话跟医院监护室确认病人的病情是否稳定。要是病人情况不理想,就这点小酒我也是不敢喝。”

这样的短暂放松时间,对于苏俊武却是非常奢侈,“要没有这放松的一小会时光,每天真是太累了,但我们也早已习惯。”

年轻医生的宿舍床头灯很晚都未熄灭。累了一天,拖着瘫软的身体还要继续写今天的总结、明天的准备,以及床头厚厚的医科书籍,都要抓紧晚上那点时间一本本啃透……

此时的刘迎龙主任,永远是以盖过年轻医生的精神劲继续着工作,凌晨两三点还在网上回复着患者的提问。

“他们总以为这是网上系统的自动回复,可那真是我每个看完,亲自解答的。”刘迎龙笑着说,每次半夜很晚的回复,很多病人还以为是系统自动的。

【记者手记】爱“心”接力,每天都在继续

80个床位、全年收治近5000多名病人、做了2800多台心脏外科手术,成功率98.8%。这是一组让同行惊讶的数字,背后是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每位医生没日没夜的打拼。

有手术的日子,年轻医生都是从一大早一直奋战到大半夜。可就是一周没有手术的那一两天,他们也是没有一刻清闲。每天除了正常的看诊、查房,还要经常与各种病人家属谈话沟通,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工作之外,年轻医生们还要准备各类医学考试,他们和那些还在医学院读书的研究生一样没日没夜、加班加点苦学。学医的辛苦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要求你的知识全面且专业,容不得半点差池。一些小的错误在很多行业也许不算什么,但在医疗上绝对不行,任何一个小的差错可能就会关乎人命,所以要求医生要一直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年轻医生对记者说,学医之路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理解。也曾有人想过放弃,但是他们坚持下来了。这是一个每天与生命打交道的行业,如果你不付出、不辛苦,那么因此产生的任何一个小差池,都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去呵护生命,那辛苦钻研就是你对生命必需的承诺。

与刘迎龙主任沟通,他说之所以一直那么努力拼命的工作,是因为那是一份责任。目前,国内医疗资源还严重短缺,尤其在小儿心脏领域。责任在肩,就需要更多地去做工作。

刘迎龙一直在全国呼吁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关注,让每个人都知道先天性心脏病是可防可治的。所以,一定要抓住早期还不严重的时候,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只要治疗及时,大多数情况下先天性心脏病还是有很好的治愈率,百分之八九十的病人在手术后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同时,要强调先天性心脏病的三级防治,加强产前诊察,如果彩超已经查出先天性心脏病情,他建议终止妊娠。

记者听到很多这样的故事:

十几年前贵州的一个孩子,因为老是容易感冒咳嗽,在当地查出心脏增大,在上海、广州等多地检查也都没有查出真正病因。后来在安贞医院被确诊为肺动脉吊带,这种疾病比较罕见,通常伴随有气管狭窄。手术很成功,孩子现在和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这么多年过去,这个来自贵州偏远山区的家庭,一直用他们最淳朴的方式表达着对安贞医院医生的谢意。

山东聊城的一个个体户,自己靠经营一个小卖部,收养了十几个比较困难的孩子。因为她本人是一个弃儿,所以对这些孩子特别同情。其中一个孩子因为先天性心脏病住进安贞医院后,孩子所有的费用都由她来出。因为孩子的病情比较严重,要分开做两次大手术,安贞医院的医生就联系一些基金会去帮助她们解决困难。

为了减轻这类孩子家庭的负担,安贞医院和爱佑基金会成立再次手术救助基金,近5年来,安贞医院通过与基金会合作,已经帮助了4000多名困难孩子,共筹得善款5000多万元。现在,安贞医院已经与接近10个基金会合作。作为一线医务工作者,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团队希望接好社会善心善款的最后一棒接力,将爱心带给病人……

这样的爱“心”接力一直在继续,而孩子们的笑容是最美的回馈。(蔡鎏 载于《人民政协报》2016年4月27日 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