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农家耕未足,源头叱叱两黄犊。”这是800多年前,诗人陆游途径四川岳池县境,看到当地农村春耕美景写下的《岳池农家》中的诗句。800多年后的2016年,“雨细有痕秧正绿”时,我们来到诗人笔下美丽的岳池农村:九三学社在四川全省精准扶贫工作中定点联系帮扶的贫困村——岳池县白庙镇瞿家店村。确如《岳池农家》所写,“绿秧分时风日美”!不过,我们不是来欣赏风光,而是来开展扶贫和督导扶贫工作的。
村民之乐
“刘院长,你们请坐嘛!”一进村里,我们径直去了一户农家。迎接我们的是一个腿有残疾的女子,看样子30多岁。她笑呵呵地招呼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刘建军。“咦!你们认识啊?”第一次进村的我问到。“刘院长来过好多回了哦!”女子边抬出长条凳请大家坐,边说。“刘院长带专家来讲课。”一旁的村干部补充介绍。大家坐在院坝里拉家常。女子叫廖青华,先天残疾,上有公婆,下有一双儿女,全家6口,以前日子很艰难。说到现在的生活,廖青华脸上乐开了花。她在家搞养殖,喂了10多头猪,还有鸡鸭鹅,老公在外打工,加起来今年起码有近20万的收入。她说,修圈舍,政府有补助;买仔猪,政府有信贷;如何喂养和防病,村里有培训。为了支持她搞养殖,九三学社专门为她修了一条宽宽的水泥路通到圈舍和管理房,而且他们家马上要搬入村里正在修的新村聚居点。怪不得她一说一个笑,那是发自心底的幸福!
又走了七八家贫困户,我发现,无论干部群众,无论老人年轻人,个个喜笑颜开,个个开朗阳光。我原来以为贫困村里的贫困户,个个都是愁眉苦脸的呢!他们为什么如此之乐呢?
村支书之乐
“全村贫困户50户187人今年全部脱贫,我们贫困村的帽子要揭了,你说乐不乐?”这是5月24日,瞿家店村党支部书记廖忠友对我说的话。
廖书记说,村里以前没有水泥路,去镇上赶场,一大早就要起来走,如果要卖肥猪或者其它需要挑或者背或者抬的重的东西,要走两三个小时,恼火得很,有时走拢场都散了!现在水泥路通了,宽宽敞敞的,去县城、去镇上,一二十分钟就到了,走路也不会弄一身稀泥巴!这是出行之乐!
以前吃水要挑,老弱病残的家庭就没法挑水吃,现在好了,建起了自来水塔,直接放到缸里!这是饮水之乐!
以前打手机是真正的“移动通讯”,拿着手机这山跑到那山,信号弱得很,电话打不进来,也打不出去,现在移动基站建起来了,手机随便打,家家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
以前村民们生病了拖,实在不行了才进医院,看病太远,又没钱。现在好了,九三学社四川省委组织华西、省医院的专家来义诊,在家门口就有专家把脉。
以前很多人家的房子烂得很,九三学社捐了几十万,帮助农户风貌改造和维修,实在不能住的就新建,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黄润秋还帮我们规划了新村聚居点,将解决贫困户16户68人的住房。安居才能乐业,今后,全村288户1001人都有安全的住房。70多岁的胡明乙夫妇,因为家里穷,房子破烂,孙儿都四岁了,可儿媳妇一次也没进过家门。如今,政府为他们新修了住房,儿子在外打工,胡明乙的老伴曹秀琼在流转的土地上干活,种植藤椒,每天有40元的收入,曹秀琼整天都笑呵呵的,幸福溢于言表!
廖忠友书记深情地说:“如果没有黄润秋,我们村上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他告诉笔者,除了修路、修房、修水塔、修基站,九三学社还帮村里规划发展产业,去年栽种藤椒300亩,今年还将栽种500亩。九三学社没有帮扶之前,村里52户贫困户192人,贫困村民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现在不同了,家家户户的年收入都突破了3150元的贫困线。
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日子和美了,村干部也好当了。这是村支书之乐!
九三之乐
“民主党派助力扶贫攻坚,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这是民主党派职责之所在。我们在这个工作过程中极大地受益。首先是民主党派成员和组织得到锻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九三学社的科技优势、智力密集优势得以彰显。其次是全社的组织化水平得以提高,九三学社更加具有整体性,更加整合性地开展各方面工作。同时,扶贫攻坚也是我们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一个推手,极大地推进了九三学社自身建设。”这是九三学社专职副主委沈光明发自内心的感言。
记得黄润秋主委曾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2015年社务工作会议讲,今后社省委的中心工作是创新和精准扶贫,要把全社的智慧和力量都集中到这两项中心工作上来。从2015年上半年开始,九三学社定点扶贫岳池县白庙镇瞿家店村,以主委黄润秋为首的九三学社四川省委机关干部和广大社员,纷纷下基层,接地气,将履职延伸到偏远农村的贫困地区,今年起,派党派成员为驻村干部,每天与群众面对面,直接与群众心交心。
农村群众可能不懂中国的政党制度,也不知道九三学社是什么组织,但是我们走访的所有贫困户都认识黄润秋,认识社省委下派的驻村干部王江。田间小路、山坡荒地、百姓院坝,到处都有九三人的足迹。如今,九三学社四川省直工委教育委员会与瞿家店村支部委员会同心共建已揭牌,九三学社的简介上了村委会的墙,九三学社的驻村干部吃住在村,与村民朝夕相处,九三学社知名度大大提高!作为九三学社的一员,自豪!
新形势下,九三学社作为参政党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组织,服务于人民群众,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扶贫攻坚,为我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最大的贡献,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沈光明说:“当前紧迫的任务是提升九三学社社会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扶贫攻坚,为民主党派开辟了履职的新路径。民主党派可以大显身手,大展宏图,这是党派之乐!
“绿秧分时风日美,时平未有差科起。”春耕时分,位于岳池县北部山区的瞿家店村山野青青,秧苗正绿。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农人走在乡间的水泥路上,暮归的水牛是他们的同伴。瞿家店,一片和平安宁。
“农家农家乐复乐!”800多年的陆游写得妙啊!农家乐,农人乐,九三人也乐!(王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