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陆朝阳入选《自然》杂志十位中国科学之星


【编者按】2016年6月21日北京时间凌晨1点,《自然》杂志发表了《Science stars of China》新闻特写文章,Nature.com 的官方微信号"Nature 自然科研"同时放出此文的中文版《中国科学之星》。《自然》杂志在文章中介绍了10位中国科学家。他们由该刊记者和编辑选出,在神经科学、中微子、空间科学以及结构生物学等领域有重要影响,对提升中国在全球科学领域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九三学社中央青工委委员陆朝阳因为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而名列其中。

在浙江省的一个小村庄上学时,陆朝阳爱上了物理学。“你能通过几行简单的公式理解世间万物是如何运作的。” 他说。

现在,陆朝阳是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的量子信息技术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量子信息技术最终可能会产生强大的计算和通信安全新方法。33岁的陆朝阳是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位物理学家,以量子纠缠研究闻名。量子纠缠指不同粒子无论相隔多远,量子态都可以相互关联的现象。他曾实现过八光子纠缠——这是一项世界纪录——还提交过使用了十光子纠缠的成果。这些成就让维也纳量子科学与技术中心的量子物理学家安东·蔡林格(Anton Zeilinger)将陆朝阳称作“光子纠缠鬼才”。他也曾与导师、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一起完成过量子隐形传态方面的开拓性工作。量子隐形传态指的是将一个粒子的量子态传输到另一个粒子上。

正是潘建伟鼓励了陆朝阳去英国剑桥大学完成博士学业,也是潘建伟说服了他回到中国,并承诺中国政府正在对量子信息技术大力投入,有才华的年轻物理学家可以把精力集中在研究工作,而不是寻找资金上。陆朝阳的目标是将量子纠缠扩展到可以用于计算的程度。“首次见证量子计算机的表现超过传统计算机会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体验。”陆朝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