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出席仪式并强调,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需要人文和社会科学作为方向盘和刹车。
韩启德说,如何在社会大转型过程中集结人才、砥砺学问、激荡思想?这需要搭建平台。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的成立适在其时,希望能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韩启德指出,现代科学蓬勃发展500年,推动了工业化、现代化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确确实实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像一辆开足马力前行的汽车,它需要方向盘,也需要刹车,而方向盘和刹车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这辆汽车开得如此之快,以致有点失控,前进的方向开始有点模糊,乃至忘记了人类从什么地方来,要往什么方向去;有时明明看到方向和路子不对,也刹不住车。中国现代科学产生得比较晚,正在现代化道路拼命追赶,常常急着要“弯道超车”。这种时候把控好科学技术这辆车的方向盘和刹车尤为重要。在我国社会转型实践中,经常碰到一些重大问题,比如农村问题、房地产问题、人口问题、医疗保障等问题,这些问题暂时都回答不了。因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落后于社会实践,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人文”的支持。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绝对少不了人文与社会科学。
韩启德提出5点希望。一是学术为先。他同意研究院提出的“涵育学术,激活思想”基本宗旨,涵育学术要提倡原始创新,激活思想要坚持思想独立,希望大家摒弃浮躁,追求卓越。二是学科交叉。文史哲不应该分家,人文学科要渗透到自然科学中去,指引方向、紧密结合。三是合作包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多为巨复杂系统,无法用实验证实,往往分歧较多,一时难以判断对错,学术评价标准更难确定,所以更加需要兼容并包的精神。此外,如何充分发挥研究院外的学术力量,如何加强国际交流,研究院人事如何保持流动,都值得下功夫去探索和实践。四是重点突破。研究院能不能确立若干个方向或领域,做好做深,做出名堂,留到学术史册上。五是以中青年学者为本。未来是由现在中青年学者决定的,当下的活力也来源于中青年学者,希望研究院能够真正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老一代学者要多指导、压担子,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