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长安街,碧空如洗,玉兰花、迎春花竞相开放,迎风轻摆,传递着春的讯息。
为了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3月8日上午,九三学社中央机关妇工委组织开展了赴国家博物馆学习参观活动。20多位女职工带着饱满的热情和期待一起走进国家博物馆,在“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以及“卢浮宫的创想”等展厅,享受了一场难得的精神飨宴。
“大英展”的100件展品,都是从大英博物馆800多万件藏品中精挑细选而来,纵横200万年,横跨五大洲,珍品孤本比比皆是。有大英博物馆最古老的藏品、250万年前人类第一次的发明物--奥杜威石质砍砸器,有与《圣经》记载不谋而合、公元前7世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大洪水记录板”,有生动反映早期文明时代世界范围内交流合作、公元前6世纪古埃及女贵族的木棺,有影射中世纪全球贸易盛况、公元410年的英国霍克森胡椒瓶,有还原北美原住民生活方式、陶土制的水獭形烟斗,还有标志当代中国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当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仪式上的签字笔和木槌构成的第101件展品。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些在时间、地点交错的故事串联出一部绚烂多彩的世界史,向大家无言地讲述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小卢浮”,则汇集了卢浮宫八大藏品部架上的绘画、陶器、青铜、瓷器、玉器等126件展品。作为卢浮宫八百年历史以及法国历史的缩影,展品再现了“从卢浮塔到宫殿,最终变身艺术殿堂”的发展历程,揭开了卢浮宫的身世之谜。不仅如此,大家还从古罗马皇帝装束的路易十四骑马青铜像、拿破仑纹章图案的羊毛地毯、公元1世纪大理石狮子雕塑、埃及赫努塔奈布的陪葬木侍俑、安东尼•凡戴克油画《筹备圣-塞巴斯蒂安的殉难》等自带光环的文物中,感受到弗朗索瓦一世、路易十四、拿破仑一世等王室大人物的艺术鉴赏力和收藏品位。
位于国博中央大厅的领袖•人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收录了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林岗创作的《井冈山会师》、石鲁创作的《转战陕北》等巨幅画作,生动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光辉历程,以及领袖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大家在展厅内借助语音导览,或反复观摩,或远望神韵,或互相品评,或合影留念,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里流连忘返。
活动结束了,九三妇工委的微信群仍热线不断,交流探讨仍在继续。大家将话题的触角从展览本身延伸到对未来的思考,并很快达成共识。所有展品,虽各有特色,也不乏共性,就是都讲述了世界文明史这个大故事。尽管东西方文明拥有风格各异的面貌,但都随着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奔腾不息。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不是产生分歧的理由,而是提供可互相借鉴的契机。双方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独一无二”,而应该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相互交融、共生共荣。作为承担工作和家庭双重重担的新女性,我们更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放宽视野,放大视角,以兼容并蓄的胸怀和严谨扎实的作风,自信自立自尊自强,勇做我国多党合作事业中的铿锵玫瑰。(张博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