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赵雯为“上海九三读书会”成员作国学经典《大学》的读书报告。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赵雯以提问开篇,继而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的殷切寄语,共同回顾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抱负和“身体力行、上下求索”的自觉实践。共同缅怀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共产党人和九三学社先贤为中华崛起、强国富民,不忘初心、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的光辉历史。启发每一位社员认真思考人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她接着说,现在社会思潮多样、价值追求多元,但是作为以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九三学社社员,永远不要丢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不要忘了我们“爱国、民主、科学”的初心。为此,要多读经典,寻找源头,夯实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进而坚定政治信念、坚定道路自信。
赵雯结合自身工作生活体会,谈了对《大学》的理解和体悟。她指出,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源头,是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旨归,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进阶,一以贯之,一脉而来。希望大家熟读经典、修炼心性;牢记为学之道重在践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德润身,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臻“诚为中,形于外”之境。领悟“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之道,不断提升自己的修为。
她寄语读书会成员,多读书、读好书,以“古为今用、我注六经”的精神,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融汇贯通、知而后行。希望大家以“仁、义、礼、智、信”为目标,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做优秀社员;以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感化、影响、团结更多人,做优秀公民。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吴健生、李安,读书会成员等近百位社员参加报告会。(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