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马秀珍:让提案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2016年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马秀珍针对3元至10元的教龄津贴,提出《提高教龄津贴,让一线教学的教师不吃亏》的提案。这份带有“温度”的提案引起社会共鸣,得到数百万网友点赞,也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采纳。

外出务工农民占尘肺病患者的90%,这组令人忧心的数据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宁夏回族自治区卫计委主任马秀珍的关注。她呼吁,别让尘肺病成为农民工难以承受之痛。

“不求说了算,但求说得对、提得准、有道理。”马秀珍说,提案是衡量一名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的关键,因此来不得半点儿马虎。马秀珍准备了11件提案,除了农民工职业病防治之外,还涉及棚户区改造、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等内容。

“委员头衔不是花环,而是扛在肩上的责任。群众的支持、社会的关注,既是肯定,也是鞭策和激励。”今年是马秀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5个年头。5年来,马秀珍始终告诉自己,要心向民生、扑下身子接地气,做一名有“温度”的委员。

“每一件优秀的提案,都离不开深入的调研。”马秀珍总是利用各种下乡和调研的机会,用心倾听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

当好委员,不仅要有履职的热情,更需要履职的专业素养。宁夏相对偏远,在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方面相对滞后,这就要求政协委员不仅要“下接地气”,还要“上接天线”。马秀珍注重学习各种前沿的新理论、新知识、新资讯,每一次发言、每一件提案、每一份报告,她都要认真查阅大量资料,对照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案。

从2013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开始,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马秀珍自履职以来,向大会提交提案38件,这些提案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涉及医改、司法体制改革、教育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发展战略、脱贫攻坚等内容,均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答复,多项建议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采纳,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2016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马秀珍针对3元至10元的教龄津贴,提出《提高教龄津贴,让一线教学的教师不吃亏》的提案。

这份带有“温度”的提案引起社会共鸣,得到数百万网友点赞,也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采纳。

提出有“温度”的民生提案,是马秀珍履职之路上重点关注的一块“责任田”,诸如加强中小学生阅读、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预防校园暴力、提高贫困地区妇幼医疗服务水平等,都是马秀珍提案里关注过的。

马秀珍的一些提案跟其本职工作息息相关,比如她提出《关于以支付制度改革推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建议探索建立21世纪现代化城乡三级医疗网模式,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体现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注重医疗服务质量提高。这份提案中的多项建议,被国家有关部委吸纳。

马秀珍对“政协委员”这一头衔的认识,早已从一种荣誉深化到一种责任。她对记者说,政协委员是一种荣誉,但是不能把这当成花环戴,而是要把它当成责任扛,为百姓代言、为发展献策。(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