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韩启德出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创建90周年系列活动


11月18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迎来90周年华诞。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在上海出席了系列活动。

18日,韩启德出席复旦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主题论坛并致辞。他指出,90年来,上医随着国家与时代的变化命运沉浮。颜福庆先生等先辈,为祖国强盛和国民健康创建上医,经过民国时期民不聊生的煎熬和抗日战火下的动荡迁徙,筚路蓝缕,艰苦卓绝,迎来了新中国阳光雨露下上医的新生和茁壮成长。上医的奠基人把他们的追求与梦想写进了上医校歌:“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减除痛苦。”校歌词句本真无华但却直指医学使命,这是他们为上医做的精神奠基。今天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新时代,上医人身上承担着新的历史重任。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所有上医人要高擎先辈点燃的精神火炬,继续为后人贡献自己,为上医增砖添瓦。

韩启德说,当今,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医学原始创新和重大发现必不可少的途径,上医必须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复旦大学的多学科综合优势,主动融入复旦大学总体发展,同心同德,让一流医学成为复旦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力。他建议上医把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作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工作重点,同时希望上医努力在这个方向上取得突破,引领全国的医学教育改革。作为上医校友,他表示一定会在复旦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校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日上午,韩启德还出席了以“为人群服务”为主题的第五届上医文化论坛,并以《严谨厚实是上医文化的重要特征》为题发言。

韩启德说,在我看来,上医文化体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最突出的就是严谨厚实。严谨非常明显,厚实体现在知识广博、扎实,做人厚道、实在。为什么有这样的文化呢?我记得在上医学习时,反复强调的就是“三基三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三基三严”不仅是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个老师的教学行为中,用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医生。

他说,如果问我在上医这些年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我在不同场合也提到过,是大学二年级时生理课一位助教老师。记得有一次我写了一页半的实验报告交上去,老师的批改令我大吃一惊,上面写满红字,比报告字数还多。不仅对实验内容,甚至对具体文字、标点全部都进行了校正,而且提出一些问题。后来,我又花三个半小时把这份实验报告重新改好。不仅这一次,每次实验报告都是这样。当然到后来红字慢慢减少,因为这个过程让我的水平也提高了很多。在上医,像这样的老师、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这只是上医精神的一个缩影。

韩启德最后说到,上医文化厚重而丰富。90年来,母校随着国家与时代的变化命运沉浮。颜福庆先生等先辈,为祖国强盛和国民健康创建上医,经过民国时期民不聊生的煎熬和抗日战火下的动荡迁徙,筚路蓝缕,艰苦卓绝,迎来了新中国阳光雨露下上医的新生和茁壮成长。上医的奠基人把他们的追求与梦想写进了上医校歌:“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减除痛苦。”校歌词句本真无华但却直指医学使命,这是他们为上医做的精神奠基。今天我们国家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新时代,上医人身上承担着新的历史重任。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所有上医人要高擎先辈点燃的精神火炬,继续为后人贡献自己,为上医增砖添瓦,把严谨厚实的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创立时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颜福庆出任首任院长。1932年,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国立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被定为全国16所重点高等学府之一。1985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合并办学,组建成为新的复旦大学。2012年,新的上海医学院成立。2017年,中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工作委员会(简称上海医学院党工委)成立。90年来,上医师生始终坚持“正谊明道”的院训,义不容辞地投身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以医道普济天下;90年来,上医师生始终坚持“为人群服务”的精神,把无疆大爱奉献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用医道拯救苍生;90年来,上医师生始终坚持“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优良传统,把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化作责任和使命,用心血和汗水为人类医学进步贡献智慧,为医道探索未来,为我国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