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陈吉余同志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中国河口海岸学奠基人、河口海岸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原所长、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顾问陈吉余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1月28日11时15分在上海市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7岁。

陈吉余是著名的河口海岸学家,是我国河口海岸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主要开拓者。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河口海岸研究机构,发展了以动力、沉积与地貌相结合的我国河口海岸学科体系,组建了河口海岸动力沉积与动力地貌国家综合重点实验室。他积极倡导全国海岸带调查,并负责技术指导,为沿海经济建设提供了系统的基础资料。他提出长江河口发育模式及自适应和人工控制理论,为长江口深水航道选槽和河口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他建议利用潮滩建设浦东国际机场并主持九段沙生态工程,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使大型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他根据涨潮冲刷槽理论提出陈山原油码头选址方案,开创了在杭州湾强潮海湾建港的先例,为金山石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吉余是中国河口海岸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开拓者和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期从事与水利交通等工程建设有关的地学研究工作。他开拓了以动力、沉积、地貌相结合为特色的河口海岸学科体系,在河口治理、海岸工程、围海工程、水利电力工程环境、都市给排水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组建了中国最早的河口海岸研究机构。以此为孵化器探索的“河口海岸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培养人才”的模式,先后培养一大批河口海岸学科带头人和影响的学术骨干,同时也培养了由“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的国家级河口海岸创新团队。教书育人,桃李天下;传承有序,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