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主委姒健敏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建议,他指出,近年来,全国各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企业从过去以成本优势取胜逐渐转向研发创新领先,但仍面临研发投入强度偏低、开放协同创新较弱和创新主体合作程度不高等问题。
姒健敏建议,完善政策体系。首先是创新驱动政策布局需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扶持政策的思路要从过去对单个具体项目的支持逐渐转变为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上来,增强不同政策之间的统筹协同性,加快实现科技创新的规模化综合化发展。其次是打造更为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嵌入全球创新链条,以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等新兴产业发展,努力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提高政策的普惠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要从定向补贴为主,转向营造创新环境改变,更加强调政策的公平性。再次是加强应用基础前瞻性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如借鉴参考美国在国家制造创新网络计划中提出组建15家以上的应用技术研究所,帮助新的制造工序和技术从基础研究过渡到制造应用,重点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借鉴日本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立180多家产业技术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咨询、培训、交易、实验、检测等服务。
姒健敏提出,强化动能培育。首先是加大对自主研发活动的支持力度,将更多财力投向自主研发创新领域 ,对研发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成长型企业,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发挥其标杆引导作用,激励更多的企业勇于研发、乐于创新。其次是建议构建创新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整合、积聚,引导创新资源发展方向,促进创新资源高效整合,推动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的紧密合作,促进产业和科研紧密融合。然后是加强企业科技机构建设,充分认识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建设的重要性,把引导企业建设科技机构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大力推进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建设,着力建设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创新领军企业。
姒健敏还建议,优化配置资源。首先是加大创新的金融支持。 目前企业研发经费中企业自筹的比例依然占据主导,政府资金、金融机构或社会资本参与较少,特别对小微企业,资金更是成为其开展研发活动的主要障碍。因此,为激发企业活力,应加快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相关部门可主动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牵线搭桥,以科技项目成果等为担保帮助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或社会资金的参与,为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其次是继续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人才服务体系。探索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评价标准、以及留住人才、激活人才的系统化机制。还有是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推进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建立知识产权侵权违法档案和征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