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抗击疫情】上海:因为他们,我们安心!


临近春节,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又呈复杂态势,

上海再现本地确诊病例,牵动人心……

在这座城有序运转的背后,有无数人的默默守护,

其中也有着我们很多社员的身影。

因为他们在,我们才更安全、更安心……

01抗疫15小时 

1月22日

陈燕妮

今天一早接到了单位通知,紧急集合待命,将前往青鲜市场参与登记采样工作。

9:30

到达现场后,天公不作美,在绵绵细雨中,工作人员迅速搭建采样棚,我们急忙穿好防护服。

由于现场没有电脑网线等设备,300多名菜场工作人员的登记都要靠我们医务人员及志愿者手工完成。

从早上9点半到现场,一直到下午1点半采样结束,登记及采样工作一直在有序进行着。

微信图片_20210202152314.png

陈燕妮(左一)

13:30

稍作休息后,我和同事进入了第二工作现场——临江一、二村,替代第一批的同事进行采样。根据居委统计,小区中有20位居民因为年老、骨折及腿脚不便等原因无法下楼,由居委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医生上门完成采样。


下午雨越下越大,鞋套也湿了,脚上的运动鞋湿了干、干了湿反反复复。我们戴的面屏也因为下雨和雾气很容易就看不清,时时需要用纸巾擦拭。

当我们完成上门采样后,还要回到点位上,把之前的采样管信息一一输入电脑,打出编码贴在试剂管上,装入生物袋后,才算完成了工作。

19:00

时间很快到了晚上7点,吃好晚饭后我们继续在现场待命。

10点时再接到任务,需要将次密接的人员转运到隔离点。我接到通知后立刻联系次密接人员,通知他在原地等我,再联系120转运。

这一次转运任务完成后我回到了中心,此时已经晚上11点半,刚刚坐下就被通知需要两名医生上门对次密接进行采样。我和同事再次出发,由于单位公车任务繁忙,考虑到不能耽误采样和送样本时间,我带着同事开车出发去上门采样……

00:30

微信图片_20210202152347.png

等我们完成采样已经是凌晨00:30了,回到医院收拾下,准备下班!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了。此时此刻仍有同事奋斗在一线……

作为一名“九三”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有责任、有能力为抗疫一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力量!

(文/宝山区友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负责人、主治医师 陈燕妮)

02最专注的倾听 

1月24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李小平接到通知,他所在的精神卫生中心要选派2位心理医生进驻闭环运行中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汇院区,他是其中一个。25日,他们入住医院的临时宿舍,将在这里开展闭环管理对象的心理疏导工作。

“作为湖北人,去年疫情期间,我就报名支援湖北,虽然没有成行,但是有幸参加了对援鄂返沪医务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这段经历让我对肿瘤医院闭环管理对象的心理疏导服务有了更多信心。”

微信图片_20210202152351.png

来到肿瘤医院后,李小平发现,不少病患、医护人员和工勤人员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心理上处于“应激”状态。“明天会怎么样……什么时候能回家……会影响治病吗?”巨大的不确定性围绕着医院不同身份的人们。一些病患出现了焦虑、埋怨的负面情绪,另一些医护人员面对滞留的患者及家属和闭环管理下运行的医院,出现了压力大、难受自责的情绪波动。面对这些,李小平和同事迅速开展起线上、线下的心理疏导干预工作。“很多时候,我们专注地倾听,让来访者诉说,在交流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渐渐平复情绪、接纳目前的情况;而对于压力比较大的来访者,则是做好心理干预,帮助他们缓解紧张的情绪,在心理上减压。”

还有一些偶然进入医院的人员,因为事出突然而被留在医院,他们迷茫、无助。有一位人员对滞留之事心有不满,因住宿原因差点与保障组工作人员发生矛盾,获悉情况后,李小平和他做了交流,倾听他的苦恼,疏导其情绪、安抚他,并帮忙联系社工部,让他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成为医院各部门间递送物资的临时志愿者,整个人也积极起来了。“在咨询和交流过程中,我们会把一些收集到情况和问题上报,协助闭环管理更富人性化,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微信图片_20210202152355.png

进入闭环管理后,李小平吃住都在医院,“好在爸妈都在上海,所以还是比较放心,医院也很照顾我们。”李小平和同事住的房间原来是会议室,同楼的大多是医院职工等,大家各自守在房间,交流很少,“但是心愿其实都是一样的,盼着顺利过了闭环管理期,能回到生活的正常轨道,过个团圆的春节。”说到这里,李小平笑起来,仿佛看见了走出医院那个瞬间开心放松的自己。

其实,作为安慰和倾听者的李小平,在生活中也只是一个邻家小伙子的年龄,但经历却不少。1988年出生的他研究生毕业后就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2015年他跟随时任社申康委员会副主委、中心副院长宋立升赴湖北监利,对“东方之星”沉船事件遇难者家属开展心理救援工作。“那次,我在宋院长带领下工作,又近距离接触了在监利现场指挥工作的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时任上海市副市长赵雯,对他们特别佩服,深深感受到了两位‘九三人’的担当和作为,我立即申请加入九三学社,不到一年就被批准了,内心非常开心和激动。”

采访中,李小平依然忙碌,结束后他发来微信,“谢谢听我blabla吐槽,也是一种情绪宣泄”。

文/张瑾

03为疫情防控多做点 

 1月24日下午,作为入驻黄浦多年并且专门从事酒店行业管理的九三学社黄浦区委支社主委罗忠义,第一时间表示愿意配合黄浦区的疫情防控,尽一份微薄之力。

“我们是黄浦区的一份子,我们有这个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为黄浦区疫情防控,做点事情!”罗忠义告诉记者,24日下午,他们内部紧急召开了董事会,经商议决定,腾出区域内2家酒店用作封闭管理点,并报区文化旅游局申请实施。

微信图片_20210202152359.png

获得批准后,1月24日当晚,公司腾出刚升级装修完毕的一家连锁酒店,用作封闭管理点。为了更好地服务好即将入住的封闭管理居民,罗忠义要求酒店店长、员工,做好客人清退工作、酒店服务工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封闭管理点的前期相关工作。

在区方方面面的全力支持和指导下,在酒店全体员工的加班加点下,清退原有住客、连夜接纳隔离住客等工作有序、顺利进行,确保了区应对疫情方案的及时实施。

微信图片_20210202152402.png

1月27日,根据区防控疫情的需要,公司又腾出了另一家连锁酒店用作封闭管理点。“房间内用品齐全,我们尽心为每位居民做好服务。特别是一些特殊群体,我们会提供个性化服务,让每个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忙着酒店内的安排、张罗,罗忠义已有好几天没好好休息,但他觉得不累,这些都是应该做的。“我是黄浦区的一员,非常时期、非常施策,力所能及、共克时艰,是每一位市民应尽的职责。”

微信图片_20210202152406.png

(转载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文/王月华)

(转自:“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燕妮 张瑾 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