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30日,全国政协“晒出”2022年度好提案名单,周鸿祎等4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提交的《关于把网络安全升级为数字安全,筑牢数字安全屏障的提案》入选。作为该提案的第一提案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倍感振奋,他对《中国新闻》报表示,推动安全这块重要“基石”在新基建建设大潮中“重锤”落地,始终是自己的重要课题。
“安全”一词是这件提案的关键词,周鸿祎在全国两会上建言将“网络安全升级为数字安全”,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为此,他也被称为数字安全行业的“代言人”。
在提案出炉过程中,周鸿祎做了大量思考。他观察到,一方面,产业数字化已经深入各行各业,安全风险遍布关键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能源互联网、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数字化场景。数字化的安全威胁也已从虚拟世界延伸到现实世界,影响国家、国防、经济、社会乃至人身安全。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大量新技术的使用,除了网络安全外,还面临着大数据安全、云安全、供应链安全、区块链安全等一系列新的复杂安全挑战。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在数字化应对上,从国家层面到地市级层面,需建立一个分布式的大数据分析网络。”周鸿祎表示。
周鸿祎进一步解释,城市已经成为网络战的主战场,但此前城市并非数字安全的建设主体,各个企业、单位“谁建设谁负责”,自行建设、能力分散,缺乏统一的数字安全感知、应急、指挥体系,无法应对数字安全的新挑战。
基于20多年的行业经验,周鸿祎提出一系列建议,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比如,以城市为主体,由政府统筹打造城市级的数字空间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数字安全医院”,包括城市级的统一感知系统、应急系统和指挥系统,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响应、联防联控,为各单位输出安全基础服务,为城市数字化保驾护航。
过去一年,周鸿祎发现数字安全领域的一些可喜变化:网络安全上升为数字安全已成为共识,国家正通过数字安全的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建立数字中国的安全屏障体系;车联网等领域的数字安全方案也在持续探索中。
与此同时,周鸿祎还关注到,大部分中小微企业仍处于数字化“盲区”中。360数据显示,超八成勒索攻击的主体为中小微企业。因为安全能力薄弱,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黑客组织攻击大型企业和政府的跳板。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共同富裕”,消除数字鸿沟,也成为他调研的焦点。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委员一直聚焦于专业领域,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总结提炼。自2018年起,周鸿祎已连续5年出席全国两会,提交了17份与“安全”相关的政协提案。“安全”一词在其提案中出现了682次,涵盖城市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车联网安全、信创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国家级安全大脑建设、漏洞管理、安全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
“有调查,才有发言权。高质量提案应以直面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为核心,着眼于解决新时代的新问题。”回顾过去5年的履职心得体会,周鸿祎深感责任重大。
今年1月,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周鸿祎再次连任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为国履职、为民尽责、为安全行业发声,帮助国家更好地构建安全体系。(作者 魏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