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黄润秋自述“每天上班第一件事”


像北京朝阳区的亮马河,过去水质是劣Ⅴ类,经过综合治理,已经成为风景优美的“城市会客厅”,每年吸引游客超千万人次,成为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

过去印染一件普通短袖上衣至少需要25公斤水,但是青岛的服装企业使用超临界的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每年可以节水10万吨,同时避免了大量污水排放。

这些年,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一看今天全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怎么样,再了解一下近期的趋势性变化,这样才能做到“胸中有数、心里不慌”。

9月1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

1.png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源:国新网

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黄润秋带着两块从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仪上取下的滤膜,展示我国环境改善成果,瞬间带动了现场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他介绍,2015年的滤膜呈灰黑色,2024年的滤膜呈灰白色。十年间,滤膜由黑变白,北京的PM2.5浓度降幅达62%。(详情见此处)

“很高兴再次和大家见面。”在今天的国新办发布会上,黄润秋的开场白有些与众不同。

他介绍,经过不懈努力,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年1-8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1.2微克/立方米,下降比例达到4.6%,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有记者问及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顶梁柱,也是奠基石,是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2.png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答记者问

“这些年,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一看今天全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怎么样,再了解一下近期的趋势性变化,这样才能做到‘胸中有数、心里不慌’。”他介绍,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而且数智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

以地表水监测为例,通过无人机自动采样,耗时可以节约70%以上,在一些偏远地区更具有独特的优势。再比如,运用声纹智能识别技术,能快速识别噪声是来自建筑施工还是交通运输,或者是社会生活,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解决噪声扰民问题。

此外,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今天上午披露,这十年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充分发挥利剑作用,已经完成两轮督察“全覆盖”,第三轮督察也已开展了4批次,今年年底前还要完成第三轮第5批

(黄润秋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来源: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