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连日来,广大九三学社社员表示,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党中央关于国内外形势的正确判断,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结合自身实际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履职工作中。
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这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要聚焦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进一步提升国际标准制定能力。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加大关键技术国际标准化研究力度,以中国标准擦亮中国品牌,带动产品、技术等更高质量“走出去”。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应聚焦全面打造世界一流品牌,健全完善国有企业“走出去”统筹协调联动机制,打造“雁行出海”格局,引导支持“头雁”企业统筹行业全球资源,推动我国全产业链“走出去”,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随着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十五五”规划的深入实施,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更加稳健。教育与科技也将在这一进程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动力。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如何在稳增长与提质增效之间寻求平衡,如何让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社会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高校作为创新策源地,应主动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发挥更大作用。
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专门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闵庆文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令人鼓舞。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作为政协委员和科技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调查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九三学社中央医药卫生专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常务副会长敖虎山表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明确“坚持人民至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未来的工作履职过程中,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全会精神:一是聚焦基层医疗短板,深入调研县域医共体建设、乡村医生队伍保障等问题,为“十五五”医疗规划建言献策,推动落实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编制等政策;二是紧扣“健康优先”理念,围绕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推动医防融合与健康宣教落地,助力防治关口前移;三是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紧盯医药领域改革举措落实,维护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
九三学社中央科技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研究员曲伟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十五五”发展规划,为建设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提供了指引和遵循。党的领导是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本保证,而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又印证了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国防能力的跃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于航天人和科技工作者把握时代脉搏、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十五五”期间,要为建设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继续奋勇登攀。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副主委、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徐礼华表示,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土建领域的一名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认识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加快推进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一是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研究推广超低能耗建筑;二是推进既有建筑提质改造,建立健全城市更新中节能改造长效机制;三是开发应用绿色建材与技术,促进超低能耗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融合发展,构建超低能耗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社中央宣传部根据公开消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