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张爱敏


3月24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京举行2023年全国五一巾帼奖表彰大会,表彰2021年以来各个领域涌现出的先进女职工。我省社员张爱敏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张爱敏,女,汉族,1972年03月出生,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7年10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云南省第九届委员会新社员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支社副主委。

张爱敏,一位奋斗在贵金属科研一线的工作者,一位入社不久却心系社务的社员。钻研业务时,她心无旁骛、埋头耕耘;投身社务时,她活力无限,干劲十足。她就像一株不断向上攀援的蔓藤,柔且韧,在建功新时代征程中的奉献着“她力量”,绽放着“她风采”。

巾帼奇志,建功立业勇争先

1999年,张爱敏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贵研所”)硕士毕业后便留所工作,进入催化组从事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研究。此时是催化组公司化的筹划阶段,人少、事多,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研发出满足国家标准和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能实现批量供货,她和同事们经常通宵达旦地在实验室、生产线和整车试验场忙碌。虽然她在组里学历最高,但主动提出要在又脏又累又危险的中试线锻炼一年。2002年,在别人都认为申报国家“863计划”项目希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她毅然决定大胆尝试,最终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前辈专家的悉心指导,年仅30岁的她便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打破了贵研所从未独立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的记录,而且当3年后她向国家科技部交出一份评价为“优秀”的答卷后,又成功申报一项国家“863计划”项目时,便成为云南省第一位接连获得两项“86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对于别人可能一辈子也难以取得的成就,她只是低调地说是自己幸运,之后便一直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工作。正是她及其团队在艰苦条件下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奉献与不断创新,才使得最初只有几人的催化组10年后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可以和世界前3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知名企业。

2018年,云南省为快速发展稀贵金属材料产业,响应国家战略,启动重大科技专项“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贵金属集团承担起重要作用。张爱敏因拥有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研发项目的经验和能力,而被集团领导看中。“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其他科技专项,具有领域新、投入大、规模大、风险大等特点,张爱敏作为催化专业的科研人员,重新开始新领域的研究不啻于更换赛道,从零开始。然而使命召唤着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不言败”的倔强劲儿让她挑起这副重担,作为集团内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专项的专职副组长,配合兼任组长的集团副总开展相关工作。她拿出刻苦的学习精神,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查阅资料、深入学习,邀请或拜访业内专家交流请教,终于半年后完成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建设规划的初稿,2个月后定稿提交,并作为3个核心成员之一完成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建设规划的编制。规划做完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张爱敏白天组织开会讨论、协调处理各种杂务,只有晚上和周末才能静下心来写可研、做预算、写总结、做汇报PPT等。依靠组织推进和团队紧密的协作,如今,已建成先进高效的高通量实验平台、智能化的贵金属材料研发数据库,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评估中心对专项实施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深耕细耘,埋头科研结硕果

作为一名女性,无论走路还是做事都那么风风火火、效率极高,这也是她在整个集团的个人记录多年都无法超越的原因。最年轻,她是第一位全国最年轻的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而且是连获两项;她是昆明理工大学聘任的当时最年轻的校外女博导,在集团保持了12年的唯一女博导记录;入选时集团最年轻的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成功率高,她申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功率最高,牵头申报3次,100%命中率;产出高,主持承担国家与省部级重大项目2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其中获授权5件;申请软件著作权6件;编制标准10余个;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6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3人;主持开发并成功应用8种新产品;自主设计、合作开发全球首套多通道催化活性评价装置。因她的突出业绩,连续3次破格晋升至正高级职称,先后获得多项荣誉。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先进工作者”“最佳女发明家”“云南省政府津贴获得者”“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云南省产业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一连串的破纪录、一系列的荣誉背后,是一名一线女性科技工作者终难破解的“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的问题,“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专项实施5年的时间里,工作几乎占据了所有属于她个人的时间,因每天长时间在电脑旁劳作,她的视力急剧下降,腰肌劳损、颈椎病、腱鞘炎频发;因工作无法脱身,未能服侍病重的父亲,甚至未赶上见其最后一面,成了她无法释怀的遗憾。

初心芳华 ,尽心履职践使命

作为一名2017年才入社的社员,张爱敏只能算是社龄尚短的“新”社员,然而作为全国首个新社员委员会(后变更为九三学社第九届委员会新社员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她“以新带新”,与新社员共情共行,从新社员的实际出发,引入新方法、新理念,为新社委的工作注入新活力。为了使新社员更快地认识、了解和融入社组织,积极参与社务工作,做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成员,在没有任何参考和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作为副主任的张爱敏与其他班子成员一起在摸索和实践中不断创新,将社务工作和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九三学社中央和社云南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路演”“吐槽大会”,这些有趣又接地气的培训方式,吸引了更多新社员参加参政议政培训,从中挖掘、发现了许多潜力社员和优秀提案素材。在新社员工作委员会工作群中有这样一个传统,每个社员在微信群中自我介绍并值日一天,这样的形式加深了社员们的相互认识,活跃了气氛、增强了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作为一名社员,张爱敏时刻不忘参政履职的责任使命,从加入社组织起便结合岗位工作,申报课题、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其中《关于提高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使用率的建议》《关于完善铂族金属原料进口政策的建议》《关于地方政府增强养牛业“结节病”传染病防治措施的建议》3篇社情民意信息分别被九三学社中央、全国政协和云南省政协采用。2021年张爱敏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评为2018-2020年参政议政先进个人。2019年、2020年被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员会评为社务工作先进个人。

柔肩挑重任,巾帼绽芳华,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上,还有许多和张爱敏一样扎根科研一线的九三学社女性科技工作者,她们在各自的岗位、各自的领域默默耕耘,静待花开,胸怀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无悔青春。

(根据张爱敏提供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