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价值


1000095103.pn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浩瀚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之积蓄并提供了持续不断、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信、屹立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唐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两句话形象贴切的指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起源与灵魂命脉,它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和文明,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具有时代价值和传承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历史与现实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民族,敢于正视自己的历史,珍惜民族的思想文化,这个国家和民族一定是顶天立地、欣欣向荣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文化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继承、维护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从未断流、一直传承至今并持续焕发生机活力的古老文明,这种一脉相承的特点主要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的中国人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在历史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却从不固步自封,积极汲取外来文化的有益思想,以多元文化的交融共通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继承和升华,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彰显其当代价值,激发其时代活力,使之传承下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赓续文化根脉至关重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但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遵循,是中国和中国人民在世界舞台上的国家名片,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我们应当创新思维、积极实践,不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时代拥有旗帜鲜明的价值,更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可持续文化发展中延续血脉,把智慧传给后人,把真知传到万代,让跨越时空边界具有永恒魅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赓续文化根脉中,充分发挥其时代传承价值。

(作者系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美术部主任刘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