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庆祝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近日陆续采访了5位九三学社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们深耕各自专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优异成绩。专栏将通过他们的讲述,呈现九三青年一代扎根一线、以青春之力突破技术壁垒,为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注入鲜活动能的良好精神风貌。
今天分享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胸部肿瘤研究所执行所长陈克终的故事——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防治肺癌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胸部肿瘤研究所执行所长陈克终在临床工作同时,潜心研究肺癌防治方法,希望通过一种简单高效的检测手段,实现“三早”目标,从而提高早期肺癌的治愈率。“我们的方法就是通过检测病人外周血样本中是否存在肿瘤微小DNA分子片段,在影像学检查发现之前,确诊病人体内是否存在肿瘤微小残留病灶(MRD),从而实现对早期肺癌的有效治疗。”陈克终表示。
这一检测方法实现了对微小肺癌分子片段十万分之三的灵敏识别度,较传统方法提前10个月发现肺癌复发,研究成果写入了多项国内外指南共识。截至目前,这一检测方法已应用于全国120余家医疗机构,服务了近万名患者。以该方法为核心技术,陈克终作为首席青年科学家,承担了“2030科技创新‘四大慢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建设MRD无创监测的全国体系 。
从业20年,陈克终兢兢业业,始终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在同事眼里他是一个少有的将临床与科研兼顾得这么好的人。他说,“做手术和做科研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兴趣。临床上的一些困惑,能够通过我研究出来的方法得到解决,从而帮助到病人,这是让我感到最快乐的事情。”
让我们走近陈克终,深入了解一位外科专家“医”心为民的故事。
(来源:人民政协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