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研讨

革命老区里长出来的“科技梦”

发布时间:2021-09-28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 ...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嘉兴南湖走来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这一百年,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奋进新时代并取得伟大胜利的一百年,是中华儿女命运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百年,也是亿万万个梦想被播撒培育、美丽绽放的一百年。

2016年5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主席《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重要讲话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出生在革命老区广西百色乐业县逻沙乡一个小山村。这里都是大石山,三间木房子、手打的简陋桌椅、三个老师,就是我们的学校。小学二年级时,我荣获学雷锋积极分子,要和老师一起去县城作报告。那是我第一次进城,走了七个多小时的山路,看到城里夜景灯火辉煌,与我们村里昏暗的煤油灯并不一样。那璀璨美丽的电灯似乎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我更加喜欢看书了。无论是煮饭还是看牛,不管是正午的烈日还是夜晚昏暗的煤油灯下,每天如饥似渴总是拿着书看,村里能够找到的书几乎都被我看完了。

时间从走也走不完的山路、总也填不饱的肚子、还有翻烂的书卷里匆匆流走。1977年,我上了乐业县高中。当年10月,一向严肃的老师眼含热泪,告诉我们可以直接参加高考了。这是邓小平同志作出的具有转折意义的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意味着像我这样农家弟子有机会上大学了。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更加刻苦努力。当时的我和同学们并不知道,当年小县城里的朗朗读书声,和千千万万的读书声汇聚在一起,融合在时代的乐章里,奏响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前奏曲。

1979年,也就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我被广西工学院录取,第一次走出大石山来到首府南宁求学。大学毕业,我分配到广西百色电机厂,一干就是十几年。老家的日子清贫而幸福。而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国家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到处都是最前沿的科技讯息。我心里的种子不安分起来。

1996年2月16日,《中国机械报》上的一家深圳振动时效设备科技公司的招聘信息,彻底撩燃了我的心。辞职,去深圳!

就这样,我怀揣着梦想,带着东拼西凑500元钱,坐上了南下深圳的绿皮火车。初到深圳的我从事振动时效设备的研发、生产工作。特区的速度与激情推动着我不断成长,在事业上不断攻坚克难,实现了新的重要突破——与同事利用共振方法,成功研发了手动型数码振动时效设备,巧妙地解决了机械企业普遍遇到的应力变形问题。同时,我还负责公司北方地区的销售业务,先后争取到了首钢、包钢等众多的机械企业,取得了年销售额超过百万元的佳绩,年收入也达到近二十万元。

享受着深圳的无限繁华、高效便利,我却总也忘不了家乡的大石山,忘不了走出大山上大学那天,父老乡亲们手里的鸡蛋和淳朴的笑脸。于是,我又做了不安分的决定——放弃高薪,反哺广西,把积累的“财富”带回家。2001年,我带着全部积蓄回到南宁高新区,独资注册成立了南宁市神华振动时效技术研究所,走上了振动时效领域的科技创新之路。

在机械行业,工件经过铸造、焊接和机械加工等处理之后,均要产生残余应力,可导致工件变形。消除残余应力,在机械企业就叫时效处理。早期,企业会将工件放置一年左右时间,通过自然温差变化来降低应力,叫自然时效。后期,是将工件加热到600°C左右,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冷,就叫热时效。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发现通过共振振动,只要半小时,就可以达到相当于自然时效一年的效果,并申请了专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机械部委托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在仿制美国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国产的手动型振动时效设备。但这些设备操作麻烦,故障率高,效果不稳定,厂家并“不买账”。这个问题一直持续了近二十年。

我立志研发出一种全自动型的振动时效设备解决这一难题。从振动时效设备的行业标准入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钻研琢磨,大胆创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多的努力,终于获得了精确的数据支撑,成功打破行业全程扫频的标准限制,实现只需扫频找到一个加速度值超过60m/s²的共振频率,就对该频率进行处理的创新突破。并按照这个思路研发出了全自动化设备,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众多客户的认可,经南宁市科技局组织进行科技成果鉴定达到了行业国内先进水平。

钢铁企业普遍使用的轧辊是实芯体,刚性极强,无法搜寻到共振频率,无法进行共振振动,业内都认为轧辊是不可能应用振动时效处理的。钢厂通常是提前一年订购轧辊,放置一年才使用。这也被公认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和团队终于在2013年成功研发出了全自动轧辊亚共振时效仪。该产品经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的振动时效设备已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落后水平,一步跃升到世界领先水平。

针对游标卡尺长期存在的应力变形所导致返修率过高的技术难题,我发明了全自动游标卡尺振动时效仪,可以对游标卡尺进行大批量全自动振动时效处理,可将其精度超差返修率从原来的10%降低到2%。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大船电柴油机年销售额近20亿,是玉柴的重要创新产品。但其气缸体因应力变形,不合格率达到20%,严重影响生产和销售,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技术瓶颈。为此,我自主研发了全自动气缸体亚共振时效仪,从根本上解决了应力变形问题,将应力变形不合格率减少到0%,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每年可为玉柴减少经济损失三千多万元。

最让我难忘、最让我骄傲的,是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的建造。当时,港珠澳大桥工程有一批500多吨的特大型结构件需要进行时效处理,如果采用热时效,设备投资要三千多万元,而且处理一件要半个月以上,方案不切合实际。振动时效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技术方案。但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当时国内外均没有可借鉴的方法和经验。接到任务的我,立即带领团队投入到科研攻关当中,发明了使用多台振动时效设备同频共振的方法,成功地对这批构件进行了振动时效处理,推动了港珠澳大桥工程的顺利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由此所申请的针对钢结构桥梁、桥墩、海洋钻井平台和船身等重达成千上万吨的特大型工件的共振时效发明专利均获得授权,使我国的共振时效技术走到了世界前列。

15岁走出大石山,32岁独闯深圳,37岁回乡创业,如今的我57岁。作为中国科协九大代表,申请了66件专利,获得40件专利授权,其中包括13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均位居本领域之首位。先后荣获了首届广西杰出工程师奖、广西技术发明三等奖、南宁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优秀奖、国际发明展金奖和广西发明展银奖等多项奖励,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我国迅猛的科技发展进程中,这些成绩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于我而言还是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因为,作为大石山区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我那来自革命老区的“科技梦”,在家乡扎根发芽了,日后必将更加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亲身经历让我深深认识到,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紧紧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作为九三学社社员,我将继续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追逐“中国梦”中成就我的“科技梦”,在实现我的“科技梦”中奋力托举“中国梦”!

本文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三等奖 作者:杨胜锋,高级工程师,南宁市神华振动时效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