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研讨

同心往事——薛愚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交往故事

发布时间:2021-09-28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成立70周年。重温历史,九三学社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九三学社老一辈成员和中国共产党老一辈党员之间也一直有着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深厚情谊。今天,我们将回顾九三学社早期成员与中国共产党的渊源故事,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

薛愚(1894—1988),湖北襄阳人,药物化学家和药学教育家。1925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化学系,任清华大学讲师,1933年获巴黎大学理科博士学位,回国任河南大学、暨南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主任;1946年参加九三学社。1949年出席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后任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主任、教授,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药学会理事长;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薛愚对中国的药学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中国药学教育事业奠基者之一。同时,薛愚也是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原九三学社北京分社)的首任主任委员(原主任理事)。

薛愚与中国共产党结缘数十年,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也是九三学社许多成员与中国共产党一路风雨同舟的真实写照。

第一个故事,要从薛愚回国讲起。

1933年,获得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刚刚回国任教的薛愚获悉,自己的好友,中共早期地下党员马适安遭叛徒出卖被捕,被判刑十二年,投入南京中央陆军监狱。

薛愚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从法国回到北京,听说适安同志在北京一个教会中学教书,我就到那里去看望,在校门口问到一个看门的老头。他听我问到马适安,神色十分紧张,悄声说,快走!快走!马适安被捕了。” 

马适安是薛愚在鸿文中学念书时的同学,当时两人在老师董曦辔(董曦辔也是早期中共党员)的带领下,走上街头,组织参加了各种形式的进步活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早在1930年马适安就曾邀请薛愚参加中国共产党,但因薛愚马上要赴法留学,便搁置了。

薛愚听说马适安的境况,当即赶赴南京了解情况,设法营救马适安。一次,薛愚偶然获悉,冯玉祥将军当时下榻在南京中山陵旧部韩复榘家里,想起友人王子元也是冯玉祥旧部,于是拉上王子元,驱车拜访冯将军。

薛愚在回忆录中写道,“不料,守卫士兵说冯将军到城外晓庄师范学校去参观听课去了。于是我和王子元就到晓庄去找冯,幸运地见到他。冯、王和我三人同车进城时,我把马适安同志如何爱国,如何反日的斗争情况向冯讲了一遍,甚得冯的同情。他说:像马适安这样的爱国青年,不知有多少受迫害,受冤屈,打在监狱里。请你把马适安由于爱国抗日被捕的情况具体地写点材料交给我,设法营救。”

薛愚写好了材料后,冯玉祥便致信请陆军监狱放人,却未见动静。薛愚心急如焚,又不好催促。恰好薛愚受邀参加国民党政府关于“防空防毒”方面的会议,于是借开会的机会,联系了旧时同学陈崇寿。陈崇寿又通过许多其他渠道帮忙打听,果然探听出了马适安未获释放的原因是,他将狱警送去让他学习批注的一本《三民主义》当场投入火中烧毁,监狱方面认为马适安“无悔改之意”,拒不放人。薛愚又向冯玉祥说明原委,冯玉祥又写了第二封信向陆军监狱施压,终于成功将马适安营救出来。

如果说这一个阶段,薛愚对共产党人的保护和营救,是自发的、出于直觉正义的一种个人行为,那么第二个阶段,薛愚与共产党人的交往就已经是一种深思熟虑且坚定不移的组织行为了。

1946年,薛愚加入九三学社,马适安曾特意致信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十分正确的选择,“以便在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从事爱国民主活动”。这与当年薛愚主动请缨上前线时,林伯渠对薛愚谈到的“统战”思想不谋而合——当时薛愚也是听从了林伯渠的建议,改为在各种群众集会上演讲、募捐,曲线支持共产党的工作,果然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加入九三学社后,薛愚的家也变成了九三学社的聚会场所和进步教授联系中共地下党的秘密活动地点。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下,这些活动往往以“聚餐”的形式作为掩护,许多当时中共在北平的负责同志都曾在薛愚家参加“聚会”。每次“聚会”,不仅薛愚自己积极组织筹备,夫人张英侠也参与帮助放哨、传递信息。

1946年,叶剑英率中共方面人员前来北平参加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九三学社许德珩等同志便加强了同叶剑英、徐冰等同志的联系。“军调”失败后,叶剑英等中共方面代表准备撤离北平,于是1947年初春,九三学社的同志在薛愚家里以家宴形式为中共代表团送行。徐冰代表叶剑英出席,对九三学社同志们的斗争给予高度评价,并同大家探讨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

几日后,叶剑英出席了对九三学社社员的答谢宴。叶剑英分析了当前形势,他说:“九三学社是以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团体,在白色恐怖下做了许多工作,值得我们钦佩。我们同蒋介石打了多年交道,对他是深有所知的。美蒋不讲信用,不愿和平,马歇尔是表面调停,内里挑拨。我们虽力争和谈,但对于战争是有精神准备的。蒋介石虽然有美国撑腰,但他是外强中干,我们一定会胜利,不出两年,我们还会回到北平!”

叶剑英还说,“在座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将来建设新中国,知识分子将会大有用武之地,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不是一般问题。”当时在北大执教的九三学社社员,算上许德珩、劳君展夫妇尚不足10人,却已经获得了共产党方面如此之高的评价,可见这些民主教授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薛愚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是我第一次同叶剑英同志见面,他给我的印象是军人的威武中兼有可亲的文人气质,他同许德珩、黄国璋、袁翰青等同志握手之后坐下,纵横谈起了同国民党斗争的情况。 ……叶剑英同志问我和我身旁的林葆骆是搞什么专业的,我回答说我是搞药,他是搞医。他高兴地说:哈,医药结合嘛!我还有一个看法,光有中医和光有西医都不成,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名医。”

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进入北平,叶剑英任北平市长,2月12日元宵节,徐冰等中共代表又在薛愚家中与九三学社的老朋友相聚——正如叶剑英所言,共产党回到北平距当年中共代表撤离,时间果然不足两年。

薛愚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一贯地积极团结一切爱国力量,这也是中共最终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个阶段,是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友好交往,正式升华为国家政治层面的多党合作事业。

1949年5月14日,薛愚参与组织并出席“全国科学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促进会”,并在后期的“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中参与政协提案组的会议讨论。当年夏天,政协筹备会在中南海召开。

薛愚在回忆录中写道,“有一天,我接到通知,参加在怀仁堂召开的文娱晚会。晚会休息时间,黄国璋和我一起到东厅休息,在这里,光荣地见到了毛主席。黄国璋向毛主席介绍说我是学药的。毛主席笑容满面地说:学药好嘛,中国人民百分之八十吃的药是草药,也就是中药,百分之二十吃的是西药,而西药中又有百分之八十是外国货,也就是洋药,对嘛?我笑着点了点头。他接着说:中药我们要研究,洋药我们要学制,自制。临别时,毛主席又亲切地说:搞药好嘛!要努力。” 

受到毛主席的亲切鼓励,薛愚感到士气大振,认为“伟大的新时代给药学带来新生”,薛愚个人的许多重要学术著作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

1949年6月17日,新政协小组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根据此前周总理的建议,许德珩提交了由他与薛愚、黄国璋、潘菽、笪移今共同署名起草的《九三学社工作报告》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九三学社作为民主党派参加,薛愚是九三学社的五名代表之一。

1951年4月8日,在薛愚的努力下,九三学社北京分社正式成立,时有成员106人。

1984年,薛愚加入中国共产党。

薛愚作为九三学社早期成员,与共产党人的交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一路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历程和结下的深厚情谊,九三学社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国为民,不懈奋斗。回顾历史的意义,正是为探寻初心来路,在今天,以及今后,续写同心传奇。九三学社也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不断开创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本文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二等奖 作者:孔瑶竹,学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