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研讨

毛泽东主席与九三学社 ——回顾百年中共党史 追忆九三学社先贤

发布时间:2021-09-29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 ...

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知识分子为主的民主党派。九三学社的成立、发展和存续与毛泽东主席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回顾这个历史过程,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对于党外知识分子统一战线工作的思想和主张。

    一、科技界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争取和团结知识分子问题十分重视。1939年12月,毛泽东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动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毛主席还指出:“对于广大的同情我们的党外知识分子,则应该同他们建立适当的联系,把他们组织到抗日和民主的伟大斗争中去,组织到文化运动中去,组织到统一战线的工作中去。”并特别强调:“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的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

周恩来同志是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在他的领导下,不仅团结了大批的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进步人士,还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界知识分子统战工作。

1939年,中央大学教授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干铎、李士豪以及重庆大学教授谢立惠等科技界人士组成了“自然科学座谈会”,潘梓年直接或间接地指导这个座谈会的活动。通过《新华日报》社,经常邀请“自然科学座谈会”的成员参加各种活动,也经常去周恩来住所听取抗战形势报告和参加座谈会。应《新华日报》编辑部的邀请,“自然科学座谈会”的一些成员协助编辑“自然科学”副刊,后来成为《新华日报》的亲密战友。为了团结更多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文教工作者,1945年7月1日,在周恩来、潘梓年的推动下,以“自然科学座谈会”为基础在重庆成立了“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参加协会的有竺可桢、李四光、任鸿隽、丁燮年、严济慈等100多位著名的科学家。

1938年,许德珩作为抗战时期的国民参政会成员,偕夫人劳君展赴战时陪都重庆出席国民参政会。许德珩到重庆后,联络“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和积极分子,以“民主与科学”为宗旨,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许德珩与潘菽是“五四运动”中的亲密战友,“民主科学座谈会”开展活动后,潘菽根据周恩来同志的建议,分三批介绍科学技术界高级知识分子参加了“民主科学座谈会”,使“民主科学座谈会”成为一个以科学技术界、文化教育界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民主政团,并对其后成立的九三学社的组织特点形成了决定性作用。

二、毛泽东主席推动成立九三学社

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1日,毛泽东主席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进行谈判。在谈判期间,利用各种机会与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许德珩、劳君展夫妇通过邢西萍(徐冰)求见毛泽东主席,9月9日,许德珩劳君展夫妇在桂园见到了毛泽东主席。许德珩、劳君展夫妇与毛泽东主席有着源远流长的亲密友谊。许德珩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前夕,毛泽东、许德珩经李大钊介绍,先后参加了由李大钊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双方因共同的政治理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劳君展早年在湖南长沙参加了毛泽东、蔡和森组织的“新民学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还写信给在法国的“新民学会”会员劳君展等通报情况。

许德珩夫妇与毛泽东已阔别20余年。畅叙阔别之情,回忆当年在北大的情景,回忆在湖南的往事。毛泽东关切地询问他们在法国和归国后的工作生活情况,感谢他们1936年送到陕北的怀表、布鞋和火腿,许德珩夫妇也感谢毛主席委托蔡畅从延安送来的手工制呢,解决了全家人冬衣的大问题。

许德珩向毛泽东介绍了抗战期间任江西抗敌后援会主任工作情况;在重庆国民参政会活动中,与中共代表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邓颖超等人的密切配合;又谈到在重庆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的情况,尤其是“民主科学座谈会”在抗战胜利纪念日九月三日召开了扩大会议,以“九三座谈会”的名义动员知识界人士关注抗战胜利后面临的“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抉择。

毛泽东主席听了情况介绍后很高兴,对“民主科学座谈会”的工作很支持,勉励许德珩夫妇把座谈会搞大、搞成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许德珩当时也有这个考虑。但是又担心人数太少。毛泽东主席说:“人数不少,即使人数少也不要紧,你们都是有影响的代表性人物,经常在报上发表意见和看法,不是也起很大作用吗?”

在毛泽东主席的关怀鼓励下,许德珩等人下定决心把“民主科学座谈会”建成一个永久性的组织,即后来成立的九三学社。

毛泽东主席在9月期间又邀请了一些著名人士进行座谈,其中包括“自然科学座谈会”的成员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干铎、谢立惠、李士豪等著名教授。毛主席感谢国统区各界人士对延安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援和帮助,就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国共和谈、中国的前途命运等方面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会见结束时,毛泽东满怀深情地说:“我十分感谢诸位教授先生们,在爱国、民主、和平方面,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对许德珩等“民主科学座谈会”成员的会见交流,给予九三学社创始人巨大的支持和鼓舞,及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九三学社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6年1月6日,在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前夕,“九三座谈会”召开会议,声援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各界代表,并决定筹组九三学社。1946年5月4日,在重庆正式召开了九三学社成立大会。

三、召开新政协与九三学社界别的确认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起始于1948年“五一号召”。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号召)。其中第五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五一号召”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向全国人民提出的彻底摧毁国民党政权、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民主联合新政权的行动纲领。“五一号召”发布后,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纷纷发表通电、宣言、声明,热烈响应,民主人士也通过各种渠道陆续进入解放区。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组建民主联合政府。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平召开。许德珩作为民主人士代表参与新政协筹备工作。

在新政协筹备会议召开之前,九三学社还不是新政协的界别之一,主要原因是1948年中共中央“五一号召”发布之际,当时的九三学社领导成员大多身处国统区,难以召开会议形成决议,直到1949年初许多九三学社领导成员聚集北平,1月26日,九三学社负责人许德珩及樊弘、袁翰青、薛愚、劳君展、黄国璋、俞平伯、方亮、鲁宝重、楼邦彦、王心正、孟昭威等,以九三学社名义发表宣言《拥护毛主席八项主张》并公开响应“五一号召”。这种情况不只是九三学社,还涉及其他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因此,新政协筹备会议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组织确认以及新政协的界别确定。

在新政协筹备会议召开之际,由许德珩牵头,潘菽、黎锦熙、袁翰青、吴藻溪共同署名,向大会及与会代表提交了关于九三学社组织构成和开展工作的报告。与此同时,一些九三成员也通过各种渠道向毛泽东主席反映相关情况。毛主席和周恩来对九三学社的情况比较了解,经讨论后决定在新政协筹备会议上支持九三学社作为政协界别之一。

周恩来在政协筹备会议发言时做了说明:“党还希望九三学社在地下工作上有所作为”,“九三学社的领导人物跟北平的地下工作同志是有联系的,曾经掩护过很多的民主运动,当时我们还是期待着这个组织在北平继续进行工作,因为当时北平还没有解放。……还不便以团体的面目出现。”

6月19日,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最后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规定》,九三学社被正式确认为民主党派之一,并作为参加新政协的45个单位(界别)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1949年6月17日,在新政协筹备会议开会期间,毛泽东主席北京师范大学看望黎锦熙、汤璪真等师友。毛泽东主席进驻北平之后,九三学社社员汤璪真,以同乡及少年时同窗好友的身分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毛泽东收信后非常高兴,当即打电话给当时已是北京师范大学代理校长的汤璪真。得知在长沙读书时的老师黎锦熙、同乡同学黄国璋都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1949年6月17日,毛主席到和平门内北京师范大学教工宿舍看望大家。久别重逢,毛泽东与黎锦熙、黄国璋、汤璪真、董渭川等师友晤谈甚欢,还掏钱让工作人员从西单菜馆叫来了两桌酒席,直到晚上9点左右,毛主席才起身告别。此后,毛泽东多次邀请黎锦熙、汤璪真到中南海叙谈。在此次看望中,毛泽东得知参加会面的黎锦熙、汤璪真、黄国璋、董渭川、鲁宝重等都是九三学社社员,这对九三学社作为民主党派之一参加新政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加新政协,标志着九三学社作为一个民主党派,它的革命历史被社会所公认;使九三学社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组成部分;给九三学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也标志着以科技界知识分子为主的党派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九三学社在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电中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战斗的结果。本社同人谨以无比的热忱,致最崇高的祝贺和敬意!”并表示“愿尽一切力量,拥护大会的决议,将革命进行到底,建设一个崭新的、强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毛主席反对解散九三学社

1949年,在新政协筹备会议期间,有参会者就表示,政治协商会议只不过是一个临时性组织,待人民代表大会开过之后,就不需要这个组织了,民主党派存在时间也不会很久了。这种看法在民主人士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新中国成立后,有些民主人士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民主党派完成了历史使命,可以解散了。

1949年12月,沈钧儒先生领导的中国民主救国会宣布自动解散。当时九三学社有些同志认为,九三学社已经完成了它在民主革命中的历史使命,也提议可以解散。由于九三学社成员散布在重庆、成都、广东、杭州各地,当时有些地方还未解放,电讯不通畅,而解散必须得到各地方负责人的同意。

九三学社酝酿解散的那段时间,毛主席正在苏联访问,及至毛主席访苏归来,得知救国会解散了,深表惋惜,听说九三学社也在酝酿解散,立即派中央领导同志转达他不同意解散九三学社的意见。    

1950年3月,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到九三学社,传达了毛主席不同意解散九三学社的意见,在讲话中还谈到,“新政协召开以后,也就是今年年初的时候,九三学社的朋友曾考虑了一个问题,就是九三学社是否继续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是不存在的。九三学社的朋友在解放以前,是与各民主党派的朋友一样,在反美反蒋及为民主的各项运动上尽了力的。在整个革命当中,是有贡献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候,九三学社是与中国共产党及其他民主党派一样,一同参加了这个会议。”“参加政协的,则是革命的政党,政协就要他们继续发展。至于救国会的解散,并不是我们的希望。解散这件事,是与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不相符合的,我们也希望九三学社继续存在。”

李维汉还说,“九三学社的朋友,多半是青年学生的教师,所以是用嘴巴和笔杆做教育工作和对社会做宣传工作的。不但在学术上面,对青年起到了教育的作用,而且在过去反美反蒋的民主运动,以及在解放军取得胜利,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和共同纲领及其他法令制度制定以后,在政治上,也是对青年对社会起了教育作用的。所以个人学识方面是教师,政治上也是教师。这样的一个团体,已经有了他自己的面貌和特点。一般的说,党派团体过去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他自己所以成功的面貌与特点的关系。今后的发展,很自然的,是在原有的面貌与特点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如果这样做的话,发展的范围和领域,还是很宽广的,比过去要宽广得多。”

1950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毛泽东听取了会议的汇报后,作批示强调指出:“要充分看到民主党派的作用。有人认为民主党派只是一根头发的功劳,一根头发拔不拔去都没有关系。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是联系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从他们的背后联系看,就不是一根头发,而是一把头发,就不可藐视。其实他们起的作用很大,从整体看,从长远看,必须要民主党派。要搞好同党外人士的关系,照顾他们的生活。我们对民主党派在抗战时期有‘团结、抗战、进步’的口号,今天应该是‘团结、建设、进步’。要团结他们,尊重他们,要给事做,使他们进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不应分厚薄。对他们要平等,不能莲花出水有高低。”

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九三学社的关怀、帮助和鼓励,使九三学社广大社员感到无比温暖,充满了继续前进的决心和信心。

1950年3月九三学社恢复了中央理事会。许德珩任主席,梁希任副主席。新的中央理事会除原有的理事外,还推举了严济慈、孙承佩、薛愚、方亮等为中央理事。新的中央理事会在九三学社恢复工作、整理内部、健全机构和发展社员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51年4月成立了九三学社北京分社,薛愚任北京分社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1956年,在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中国共产党应该怎样把握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毛泽东主席在1956年4月政治局扩大会议《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明确了这个问题:“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202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成立70周年,广大九三学社社员永远铭记毛泽东主席在九三学社的成立、发展和存续三个历史抉择方面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永远铭记毛泽东主席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多党合作原则,帮助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怪圈,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万世开太平”。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

2、《九三学社简史》(2005年修订版),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学苑出版社

3、中国民主党派史丛书《九三学社》卷,李瑗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4

4、《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中国文史出版饲神

 

(本文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二等奖 作者:方炎,社北京市委理论研究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