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23)|论新时代九三学社对五四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来源: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    时间:2020-10-13

摘要:产生于五四运动的五四精神体现为爱国主义,表现为思想解放。九三学社以五四精神为根本,将“爱国、民主、科学”精神发扬光大。在不同历史阶段,赋予这一精神以时代特质。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以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追求科学民主为内涵;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五四精神体现为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下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在新时代,九三学社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重在科学领域大有作为、充分发扬民主、爱岗敬业。

关键词:五四精神 爱国科学民主 社会主义建设

一百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唤起了一个民族的觉醒、催发了一种主义的诞生,同时也感染了一群爱国知识分子,为未来的民族历史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今天,作为九三学社社员,我们追缅这场伟大的学生运动,会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已经通过继承者广播于中华大地,特别在九三学社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发扬光大,产生深远影响,直至今日。

一、五四精神孕育九三学社政治主张

五四运动爆发后,最早为之定性的,是时任北京大学教务长的顾兆熊。他在1919年5月9日的《晨报》上发表了名为《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之示威运动与国民之精神的潮流》的评论,以高度的敏锐性和远见卓识预见到了这场运动不同于一般的抗议行为,也不是一场轻易即可被历史潮流湮没的学生运动,它必将成为中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变革的标志。

五四运动的真正意义体现在“铲除旧秩序与旧社会,建设新秩序与新社会”(顾兆熊语),其精神实质表现为“爱国主义”,其精神构成呈现为“思想解放”。因此,它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胡锦涛指出,在中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的确,五四运动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爱国、民主、科学精神。今天,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此为目标,我们要继承的五四精神,已经发展成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众所周知,九三学社与五四运动渊源深远。当年,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九三学社中央首任主席许德珩就走在抗议者的前列。也许那时热血青年就在心底产生了要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的政治抱负,和他一样勇敢的向腐朽的旧时代宣战的其他年轻人如潘菽、初大告、杨振声、杨钟健等,都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浪潮中经受了洗礼。27年之后的五四运动纪念日,这些当年就有着共同理想和抱负的志同道合者创立了秉承五四精神的民主派别“九三学社”,并发表了《成立宣言》。他们宣称:“本社同人,即本‘五四’的精神,为民主与科学之实现而努力,始终不懈,谨此宣言。”宣言特别强调要以“五四精神”为根本,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发扬光大。而在此之前,在作为九三学社筹备阶段的“民主科学座谈会”上,他们就提出了“团结、民主、抗战到底”的响亮口号;在1947年九三学社《纪念“五四”宣言》中,他们再次申明全体社员的主张:“五四的精神是科学与民主,那精神与我们的主张适合。因为主张民主,所以我们反对独裁、反奴性、反帝国主义侵略。因为主张科学,所以我们反盲从、反复古、反一切的封建作风。我们深信,挽救目前中国,要在实行民主,努力科学。”从此,“民主与科学,成为九三人的精神基因和精神家园,激励九三人切实承担起参政党的政治责任,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不懈努力,特别是致力于协商民主和民主监督的建设。”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五四精神的新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五四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也被赋予新的内涵。毫无疑问,九三学社秉承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不会改变。在九三学社前行的路上,每一个脚印都清晰地印证着五四精神的实质,每一段行程都投射着五四思想的光芒。但我们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 “爱国、民主、科学作为广大九三学社社员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与时俱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九三学社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以救民族于水火、推翻中华民族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为目标,用五四运动之后被引入中国的“德先生”“赛先生”来重构民族精神,一方面,解构中国传统文化中愚昧、封建、落后以及反动的东西,另一方面,用民主和科学建构一种新的文化精神,以符合未来崭新的社会制度对国家和社会的希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九三学社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使五四精神在社会发展新阶段发扬光大,也成为摆在九三学社全体社员面前的重大问题。民主与科学,只有全面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于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正如九三学社副主席周培源在1963年1月19日的《关于一九六三年我社工作的几项主要任务的报告》中强调的那样:以此为出发点,以大学教授和学术工作者为主力成员的九三社员,要积极工作,钻研业务,这“是知识分子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提高的表现。”民主与科学,要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下才能得到正确的体现。“政治是统帅,我们必须在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指引下进行工作,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业务中去,才能发挥充分的力量,作出最好的成绩。……我们既要重视政治,又要重视专业。党提出的‘又红又专’的号召,是我们唯一正确的方向。”

五四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九三学社价值追求中,体现为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为建设强大、自主、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在这方面涌现出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1950年毅然放弃美国优厚的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回到祖国,投身于伟大的科学事业。此后的人生中,他将自己的全部生命献给了我国的国防科研事业,默默无闻,却无怨无悔。他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精神,成为九三学社的一面旗帜。周培源号称“学界泰斗”。在事业上,他以“湍流理论”为中国物理学迈入世界科学领域前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做人上,他真诚坦白、光明磊落,“他身上始终都最自然和最本色地体现着真正、纯粹而高尚的爱国、民主、科学精神,这无疑是对九三学社优良传统和核心价值内涵的最佳诠释。”从以上两位九三学社标志性人物的理想信念和人格品质来看,他们不仅将九三学社继承的五四精神外化于科学事业、国家建设中,而且还内化于个人的价值追求、品格塑造之中,为广大社员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为今天九三学社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九三学社新的辉煌做了扎实的铺垫,也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五四精神的新阐释

五四运动发生至今已逾百年。五四精神历经百年之后,在九三学社的传承中,究竟应该体现为一种怎样的时代精神?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中深入理解和体会。如同丛斌副主席总结的那样:“在多党合作事业步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要赋予爱国民主科学以新的内涵,展现其旺盛生命力。我们传承的民主与科学是中国气派、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的民主与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爱国,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人才比较集中的特点和优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做出新贡献。”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我们深切认识到,九三学社对五四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已经带有新的时代特征,已经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首先,九三学社将继续发挥界别优势,将以180余位院士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广大高级知识分子拥有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为中华民族领先世界科技和文化作出巨大贡献。在未来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王选、程开甲、潘光伟们在科学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辛勤耕耘,以另一种方式诠释“民主科学”的内涵,以全新的姿态表达九三社员一以贯之的爱国主义情怀。

其次,重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主与科学”的应有之义,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弘扬科学精神。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在其文章中归纳总结了新时期九三社员应该坚持的民主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二是把民主法治建设作为履职重点,三是加强自身的民主建设;在弘扬科学精神上,要有明确的使命担当,要把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科学事业、科普工作作为神圣的责任。不仅如此,九三学社还要自觉地致力于国家的制度建设,实现国家制度现代化。

第三,每一个九三人都负有时代和民族的责任,要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胸怀大局,坚守正道,追求真理,以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五四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应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使中国走向了繁荣富强,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九三人的爱国主义更多地表现在对工作的勤恳努力、对事业的勇于担当、对政治的坚定立场、对人民的大爱情怀。

当我们每一位九三人在各自的岗位努力成为榜样和先锋之时,可以肯定地说,百年前的五四精神就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获得了传承,在九三学社75载的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弘扬。

作者:高玉秋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