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年前,他怀揣一腔爱国、报国的热忱加入了九三学社,从那时起的一万多个日夜,他始终践行着入社时的庄严承诺,用实际行动谱写“同心同德、风雨同舟”的动人篇章。
他的能力、品质和人格魅力堪称楷模,给予无数年轻社员成长的力量,正如他自己所说:九三学社的事业已融入了我的生命之中。他,就是原九三学社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主委薛福元。
一、热心社务,为社组织建设和发展鞠躬尽瘁
1981年1月加入九三学社后,薛福元长期从事基层组织工作。从普通社员到社员骨干,从社黄浦区委副主委到社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主委,在薛福元自身逐步成长的同时,社组织发展、壮大的每一个阶段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与付出。
在担任社黄浦区委副主委期间,他建议社区委与上海市黄浦区金陵街道开展结对共建工作,通过讲座、问诊、助教、帮困等各种活动,提升社组织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正面影响,取得良好反响,这在当时全市的社组织中尚属首创。
在担任社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主委期间,他积极主动与校统战部沟通协调,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入社。在薛福元的努力下,支社从不足10人发展至近百人。
作为支社领导,他关心爱护社员,为社员排忧解难,在社员子女就学、维护社员正当权益、化解社员教学矛盾、关心帮助困难社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社员中拥有良好口碑,他也因此连续十二年被选为校工会副主席。由于工作出色,薛福元曾9次获得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社务工作积极分子和黄浦统战系统先进个人,2007年获“九三学社中央优秀社员”的光荣称号。
二、参政履职,展现参政党成员的赤诚之心
薛福元曾连续五年担任黄浦区政协常委,并连续16年担任科技委和城建委主委。他还担任过黄浦区对台写作组副组长、区纪委特约监督员和区法院人民陪审员等职。
在履职过程中,他始终抱着参政党员的赤诚之心,以高级知识分子的远见卓识,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有见地,有实效的意见方案,为体现社组织的作用、提升社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贡献了力量。
众所周知,旧城区改造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以往要实施旧区改造,总是政府一方在推,老百姓被动接受;薛福元经过深入调研、认真分析,创造性提出“两次85%方案”——新拆迁项目中,必须经过居民二次征询,即“愿不愿意拆”和“怎么拆”,动迁地块85%以上居民同意拆迁。这一提议,得到了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采纳,《人民日报》曾专门对此进行过报道。除此之外,薛福元还积极协调化解九三社员在动拆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受到了中共上海市委和社市委的肯定和表扬。
三、面对重病,展现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2006年薛福元同志不幸罹患前列腺癌,在仁济医院接受了手术。2009年9月肺部又查出癌症肿瘤,多年来,他饱受手术、放疗、化疗及各种支持疗法的巨大痛苦,自费的进口靶向治疗药物也造成他巨大的经济负担,迄今已自费40多万元。他的妻子已67岁,有不稳定性高血压、心绞痛,每天服用安眠药也无法入睡,女儿自幼体弱多病,也需照顾……尽管面对这么多的困难,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与病魔进行顽强斗争,时时处处关心社组织的发展建设和参政议政等工作。他时常提到社市委、社二工大支社的领导和社员在他治疗过程中给予的关心和帮助,他说:“是社组织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深怀感恩之情。现在虽患大病,也已七十五岁高龄,但我仍怀社员应有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继续做好参政党的光荣一员。实践‘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