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个永恒的闪烁着光辉的价值取向。一个普通的干部,一个刻苦钻研的基层技术员,正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一样的贡献。他就是怀化市建筑设计院退休干部、九三学社社员谌宏哲。一个平凡人的人,一个纯粹为人民的人,一个在普通岗位上用耀眼的光辉照耀别人的人。
刻苦钻研,敢于创新
谌宏哲同志1932年5月出生于湖南溆浦县,汉族,大学文化,工程师,1988年加入九三学社。多年来,他对待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在部队服役期间,把自己当成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管是从事教学工作,还是水电技术员,他总是保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劲头,积极钻研业务,胆大心细,创造了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业绩。在牛田洋农业生产基地工作时,基地官兵饮用水问题一直是该部队的一个难题。很多人认为无法能够解决,他主动请缨,大胆探索,自己深入实地进行调查,大量走访当地群众,自行设计、自行建造了400m3清水池,利用漂白粉消毒,并安装输水干管二十公里,将清澈的水源引进了基地官兵的营房,较好的解决了基地官兵饮用水问题。由于工作突出,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
转业回到地方单位后,他发扬部队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积极投入地方经济建设,在黔阳地区搬迁到现在的怀化市所在地时,当时的居民饮用水问题突出,为解决居民的饮用水问题,当时有人建议花高价从同济大学、湖南大学请专家设计,但是考虑到多方面的原因,最后领导还是确定从现有的黔阳地区规划办工程师中挑选能力强赋予其重担,经过几轮的讨论,主要领导找谌宏哲同志谈话,由他担任怀化市第一自来水厂总设计师。危难之时挑重担,谌宏哲同志知道自来水厂建设的重要性,接受了领导赋予的光荣任务,克服困难,不畏艰险,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连续六个月往返在舞水河边,察看地形地貌、水文记录,结合地质水文特征,以及人口增加时多种污水排放口和其他污染源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拿出了怀化市第一水厂的规划设计方案,领导小组将方案呈报给湖南省建委,省建委看了方案后,并派出两位专家和长沙市自来水厂总工程师现场勘查分析,认定并同意该设计方案,解决了三十万居民饮用水问题,节约了资金十多万元。
发挥余热,建言献策
1992年12月,随着年龄的增大,谌宏哲同志离开了他多年热爱的工作岗位。可是,他人老心不老,利用九三学社这个大的环境,积极参政议政,认真调研,就饮用水源的保护,市区人行道的绿化等方面深入调研,撰写社情民意,组织老龄委的同志一道开展健康养身论坛,每期都有不一样的主题,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社员。虽然,疾病缠身,脊椎的严重弯曲让他行动不方便,可是只要是社内的事情电话给他,在家里用电话指导年轻的社员去完成。2001年、2003年、2010年经全体社员表决,被九三学社怀化市委评为爱社敬业优秀社员。
战胜病魔,挑战自我
谌宏哲同志1978年查出患有肺结核后,虽进行了治疗,但是一直需要服药。退休后因患脑动脉硬化、冠心病、房颤、心功能Ⅱ级肝囊肿、前列腺囊肿、主动脉粥样硬化、支气管哮喘等病,每年需住院治疗1-2次以上,并需长期服药治疗。1992年退休时的工资很低,经过近几年的工资调整,但现在每月仅有1493.5元,老伴的退休工资为每月1000元左右,且患有糖尿病多年,由于两人的单位效益都不好,在职时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生活比较艰难,但他们从不埋怨,从不向上级提出要求,总是默默承担苦难。
不幸的家庭注定会有更多的磨难。谌宏哲同志育有一儿一女,儿子企业下岗多年,无固定收入,只能靠打工维持生计,且单身一人养育一读书小孩,生活困难,无力资助父母。女儿远嫁他乡,不在身边,女婿身患癌症,生活条件极差,无法照顾到父母。近年来谌宏哲同志每年自负的医药费近两万元,不堪重负,家庭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生活非常困难,难以维系。
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都奉献给了人民,一个普通的职工用自己朴实的行为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一人有难,八方援助,谌宏哲同志在一生余年之时更需要光辉的关注与照耀。(九三学社怀化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