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四川省“九地合作”成效显著


国务院和四川省政府颁发“全国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四川省省级单位扶贫工作”一等奖,九三学社中央连续五年授予“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特别贡献奖和组织奖……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一份份荣誉凝聚着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与地方携手开展“九地合作”促发展、惠民生的成果。

“合作领域更广、合作对象更多、合作工作更专,发挥了自身优势。”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黄润秋告诉记者。九三学社四川省委除与广元市、攀枝花市签订新一轮合作协议外,又与德阳市和内江市、绵阳市、资阳市新签合作协议,形成以“九广合作”、“九攀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合作”、“九绵科技合作”、“九德重装基地建设合作”、“九地丘陵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合作”和帮扶简阳三岔镇为主的“四市一城一镇”的“九地合作”工作格局,范围涵盖科技、农业、工业等。

2011年7月,第六届“九三论坛”暨第二届“四川县域科学发展论坛”在广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的主旨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城镇化”,充分体现了“九地合作”的主题:促发展。记者了解到,九三学社四川省委曾多次“大手笔”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应邀派出专家出席专题发展论坛,促成攀枝花市成功获批“中国钒钛之都”称号;在德阳举行重型装备制造业咨询建言会,为重装产业科学发展出谋划策;与省农科院共同推动内江市“丘陵地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与简阳市三岔镇展开“院镇合作”,促进了农民增收、社会和谐稳定等。

着眼社会服务工作的规范运行和长远发展,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制定了社会服务工作规程和发展规划,在广元召开了全省“九地合作”工作会,探索总结开展“九地合作”20多年的成果与经验,明确了发展思路与重点,确定了社会服务工作以“九地合作”为重点,“九地合作”以“九广合作”为核心的工作思路、主要方式、基本做法和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