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九三学社社员白洋高鹏王磊张强获2023年“科学探索奖”


7月17日,2023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48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据不完全统计,白洋、高鹏、王磊、张强4位九三学社社员荣获此奖项。

图片1.jpg

白洋,九三学社中央青工委副主任、社中国科学院第一支社宣传委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

长期从事根际微生物组与植物互作的研究,从菌群与植物协同互作的角度探索植物生长与健康的机理。代表成果包括:建立根际微生物高通量分离培养和鉴定体系,推动了根际微生物组功能研究的发展;填补了根际微生物组在作物氮高效领域的空白,发现了水稻协同根际微生物利用土壤中氮元素的机制;阐明了三萜类化合物是植物调控根际微生物组的重要物质;发现了高效抑制小麦赤霉病的有益细菌,并阐明其作用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Protocols等期刊,入选2022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任New Phytologist、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Soil Ecology Letters、mLife期刊编委。

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Rising Stars in Plant Sciences 2022,获得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图片2.jpg

高鹏,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学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日本东京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5年加入北京大学,历任助理教授、长聘副教授、教授。

从事原子尺度界面科学研究,研究工作入选中国电子科技十大进展(2017)、中国光学十大进展(2020)、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2021)等。主要研究兴趣是利用电子散射(电子显微术&电子能量损失谱学)等研究薄膜异质界面、晶体缺陷、纳米材料表面等的原子结构、电子结构、声子结构、非平衡态等。发表论文300余篇,包括6篇Nature/Science, 50多篇Nature/Science子刊、PNAS、PRL。担任Nature、Science等几十种期刊审稿人。

曾入选日本振兴学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曾获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与奖励。

图片3.jpg

王磊,九三学社社员,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重点围绕人卵发育的生理与病理机制展开。揭示了调控人卵减数分裂关键事件的独特生理机制;发现了导致人卵及早期胚胎发育异常的4种新遗传病,16个致病基因(国际国内迄今已知致病基因为24个),明确了致病机制并探索了干预策略。所发现的系列新遗传病及致病基因被国际人类孟德尔疾病数据库OMIM收录,相应基因作为分子指标已被国际国内用于患者的诊断。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 N Engl J Med, Science Transl Med等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项目。

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7)、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9)、中国青年科学奖特别奖(2022)、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1, 2020)等。2021年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图片4.jpg

张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国际电联(ITU)“面向网络的量子信息技术焦点组”主席。

长期从事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实验研究,实现测量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创下并持续刷新量子密钥分发传输距离的世界纪录,解决了量子通信中的现实安全性和长距离传输难题,为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奠定技术基础;实现百公里自由空间时频传递,稳定度达到万秒E-19,验证星地高精度光频标比对的可行性;自主研发性能国际领先的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解决了量子通信中频率差异问题,摆脱核心器件对国外的依赖;实现无漏洞贝尔不等式检验,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和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被2022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背景文件引用。近年来,在Review of Modern Physics、Nature、Nature Physics/Photonics、PRL/X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60余篇。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物理学会的年度物理学重要进展一次,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两次。

“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5年来共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他们来自26个城市,90所科研机构,平均年龄41岁。作为科学家主导的公益项目,“科学探索奖”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十个领域,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

2023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如下:

图片5.jpg

(社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社北京市委、上海市委、安徽省委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