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国逢盛世重科教

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开元第一综合支社   邱仲潘

带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五十华诞与电子工业出版社二十周年庆典归来的喜悦心情,我来到九三学社社市委,汇报亲身经历的盛况。深感国逢盛世,教育与科技倍受重视,是国之大幸,民之大幸。社市委小杨约我写一篇王选、黄昆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的感想,我欣然接受。

记得最初听到王选、黄昆得奖的消息时,我象自己得了大奖一般,立即在厦门九三网上留言:“看到九三人如此优秀,深感自豪。欣闻王选院士和黄昆院士获巨奖,更为九三人高兴。这是九三人的骄傲,是祖国和人民对科技工作者的肯定。为九三人欢呼,为科技工作者欢呼。”

3月23日,《厦门晚报文化周刊晚报学界版刊登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委、厦门大学物理系教授、凝聚态物理专业点博士生导师黄美纯的文章《黄昆院士与固体物理学》一文,我立即给黄教授发E-mail,请他发给我原稿,包括因篇幅限制被报纸删除的部分,读后对黄昆院士有了更深的了解。第二天,我带着儿子,专程拜访黄教授,不仅想从他那儿了解院士们更多动人的故事,也想让儿子体会一下学者的乐趣,知识的魅力,今后更自觉更用功地学习。

谈到王选院士和黄昆院士,黄教授非常兴奋,他曾经接受过黄昆指导,对黄昆的治学精神和“黄晶格”理论推崇备至,对黄昆院士的固体物理基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影响作了大量介绍。特别有趣的是,黄教授谈到王选与哥哥王迅都是院士时,做了一回拆字先生。黄教授说,虽然哥哥王迅很“迅”速,但王选有一个“先”字,所以先拿到院士资格。

有人说,现在国家还不太富有,一下子奖给他们五百万是不是太多些,黄教授激动地指出,他们非常杰出的工作和对国家乃至世界高科技发展作出的贡献远远不是500万所能衡量的,这一点从王选院士发明的激光照排新技术所创造的高经济价值就可以有直观的感受。而黄昆院士的“黄漫散射”理论开创了直接研究固体微缺陷的新手段,产业界如能运用黄漫散射原理研制出相应的尖端设备,其经济效益不言而喻。

我自己长期从事IT工作,对王选院士了解较多,知道他主持华光和方正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的研制,用于书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的编排,针对汉字字数多,印刷用汉字字体多、精密照排要求分辨率很高所带来的技术困难,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型的高倍率信息压缩和高速复原方法,并在华光Ⅳ型和方正91型、93型上设计了专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复原算法,显著改善系统的性能价格比。他领导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系统在中国报社和出版社、印刷厂逐渐普及,并出口港、澳、台、美和马来西亚,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黄教授对黄昆院士的介绍使我对基础科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儿子还小,不能理解太深,但知道科学知识能这么有价值,奖五百万与其贡献相比,只是一点小意思。

这次参加北航五十华诞与电子社二十周年庆典归来,儿子问我见到什么,我告诉他,电视上经常见到的李鹏委员长和我们在一个体育馆内开会,无人航天飞机项目的总指挥是校友发言代表。国逢盛世,很重视教育与科技,鼓励他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有一天也能登上领奖台。

·电话:010-64265511-2307   ·传真:010-6422845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55号

Copyright © 2003 www.93.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三学社